阅读记录

49.妇女能顶半边天[2/2页]

我有一座无敌城 八月飞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说,这自然让他们叫苦连天。
      但城里部分人听说了,却感觉心动。
      正如张东云先前所料,果然有城中百姓主动找到矿上,谋求一个饭碗。
      张城主对此自然很欣慰。
      不过,也有让他感到意犹未尽的地方。
      城中百姓,要么是逃荒的流民,要么是唐军降卒。
      后者暂且先不论,前者都是能有口饱饭吃便心满意足。
      眼下城中子民,消费能力很不足啊。
      这造成的问题就是,城中暂时兴不起商贸方面的发展。
      除了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外,百姓中也有少数手艺人。
      眼下最吃香的是铁匠。
      城外农耕和挖矿如火如荼,农具以及矿上工具的打造修补,需求量巨大。
      城里有手艺的铁匠师傅,已经快忙得冒烟了。
      再就是因为城中包括房舍在内各种设施的营造,让木匠泥瓦匠供不应求。
      除此之外的生意人、手艺人,就不那么紧俏了。
      张东云暗自腹诽,到工地上或者矿坑上推个小车卖馄饨,可能比较有钱途。
      唔,要说钱途,其实还有另外一门营生。
      除了吃穿,人生活当然需要各种日用品。
      眼下这方面,相当一部分东西,都靠寒山派在秦州府的关系。
      众多卖货郎,在唐军开辟出的简易道路上翻山越岭,来长安城做生意。
      有些东西,城里也有相关手艺人,但短缺原材料。
      “晚辈已联络相关的一些人,直接上山来,在城里扎根。”
      回天宇向乌云先生恭敬禀报道:“再就是相关原料,也有收集,等这些比较齐全后,一些采买工作就不用山上山下来回奔波。”
      同时,也不用担心被外面的人在这等小地方上卡脖子,找难受。
      因为一块皂角、一块胰子、一面镜子、一个盆子、一张纸、一支笔而民心浮动,那可真成笑话了。
      “不错,做得好。”化身乌云先生的张东云没有吝惜夸奖。
      眼下长安城正是草创之际,刚刚起步,一切都需要从无到有,着急不得。
      眼下的长安,除了雄伟的城墙城门外,按照张东云上辈子的见闻,与其说是像一座城,倒不如说更像个因为山上矿业而兴起的乡镇。
      不够繁华啊!
      城中百姓基础不好,养不起那么多手艺人,养不起那么多消费场所,养不起商贸。
      想要商贸往来发达,交通始终是个大问题。
      眼下长安城地处龙岭深山,这方面先天不足。
      等城池不断扩大后,相信会有改善。
      至于城中生产东西,如果这些东西有向外的销路,将会是另一番场面了。
      碧松石晶矿石的生意,只是个开始。
      不过,这一切需要徐徐图之。
      在此之前,张城主还要先过问另外一件事:
      “织工的招募,怎么样了?”
      “已经有八成数目。”回天宇答道:“有相当部分妇道人家,也跟着男子一起下田,还有要照看孩子的。”
      张东云微微颔首。
      说来有些无厘头,但这方面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
      之前的灾荒逃难,让很多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男的剩一条光棍固然惨,女子跟家里人失散,就是另一番境地了。
      刚进城时,城里赈灾接济还好说。
      叫大家都自食其力后,有少部分女性就慢慢流向一个古老行业。
      在这个异世界当前时代社会背景下,这个行业肯定不违法就是了。
      要真说自食其力,这当然也算。
      但张东云还是念叨着妇女能顶半边天,于是把她们全部赶进工厂里。
      虽然肯定不会有血汗工厂那种事,但我这算不算限制人生自由,压榨劳动力啊?
      打发了回天宇离开后,张城主仰天长叹。
      这时,六扇门的文虎前来求见:
      “前辈,在下师门有人前来,想要求见前辈。”

49.妇女能顶半边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