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将军不露面,是不想与杨思诲闹起来。杨思诲那人,武功盖世,打也打不过的,我们正要另想办法,姐姐就出手相助了。”
步蘅更加不解,便道:“那位杨思诲杨公子,不是裕王的侍从吗?既是他阻拦,是不是也就是……”真相呼之欲出,她却没有就此下结论。
李?便道:“姐姐说得不错,就是李?——这就是裕王的名字,他一心想要我的命……那日我去找六哥,也是被李?逼得没有办法。”
步蘅听他说到“命”上,便道:“这其中是不是有所误会?我见众位王爷在一处很是和睦,裕王虽然……似乎对寿王您有些微词,可也不至于到那个地步吧?”
李?长舒一口气,冷冷一笑道:“所有兄弟中,唯有他……他杀不死我,是绝对不会罢手的!”
步蘅见他眼中含恨,清秀的脸上也带着几分冷峻之意,果然一副深仇大恨的样子。她不知该如何劝慰,亦觉不宜知道太多,便默然不语。
李?发了一会儿恨,转头看到步蘅,笑容又缓缓浮了上来,望着她道:“我听说姐姐今日会来参宴,就为姐姐备下一样小礼物。”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枝绿玉簪来。
那玉簪通体碧绿,莹润剔透,雕刻成竹枝的样子,竹枝末尾又刻着梅花。
东西是极好的,可是送礼之人虽然满口唤她姐姐,却并不是她的亲弟弟叶知秋。
因此,步蘅一见这簪子,就是一脸尴尬。
“因时间短,我又刚回京,所以也来不及备别的,只好捡现成的。此物,乃是我母妃戴过的。”
步蘅听说,更加不敢要,便向后退了一步,跪下道:“多谢寿王,只是这样贵重的东西,我如何敢要呢!”
“姐姐两次救我的恩情,还不值一支簪子?”李?扶起她,目光温柔地将她上下一打量,“姐姐今日正好穿着青色衣衫,正好戴着。”
步蘅不肯接,正想着说什么婉拒此物,谁知李?竟一伸手,将那支簪子斜斜地簪到她发髻之上。
步蘅大窘,伸手要将簪子摘下。李?却拦住她的手,赞道:“姐姐正好也没有戴什么首饰,这样一戴上去,真是好看!”
步蘅无奈地道:“寿王,真的不必如此……”
“姐姐救我,我却不能送姐姐些什么吗?”
步蘅叹一口气,正色道:“我初次相助,只为自己脱身;第二次……其实是帮怀秀……所以,寿王真的不必如此……”
“姐姐无意,却数次救我,这不正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吗?”
步蘅听他越说越不成样子,尴尬至极,反倒给怄笑了。
李?见她微有笑意,便灿然一笑道:“姐姐若不愿我总念着姐姐之恩,那么就只当这是一支寻常的簪子,可好?”
“可是它不寻常,即便寻常,我也不能要啊!”她说着又要往下摘,无奈李?用力拦着她的手,她也不好跟他动武。
李?道:“姐姐若不要,我只当姐姐嫌它简素,必然再捡好的送给姐姐。”
“寿王千万不要!”
“那姐姐就请收下这个。”
步蘅心道,这人与怀秀何其相像——她并不喜欢,却要苦苦痴缠。她犹豫一会儿,点点头。李?这才松了手,她亦将手放下。
李?见刚才争执间,她衣袖将簪子勾了一下,有些歪了,便笑道:“姐姐的簪子歪了。”说着,伸手替她去扶。
步蘅歪一下头,想避开终究还是没能避开,由着他为自己扶了扶簪子。正在尴尬之时,仿佛听到一声笑,心里一惊,寻着笑声抬头一看,不觉大惊!
不知何事,皇上、叶道济还有一个身着道袍的老者立在观景台上,正望着她和李?。
步蘅更是窘迫,因见皇上与那个不知几时来的老道士脸上带着笑,道济却是一脸愁容,十分担忧的样子,更觉不安。她连忙跪下,低下头去。
低头那一瞬,她又看到清喧阁楼下的柱子后,有檀色的衣衫一晃,便又不见了……
这一下,步蘅真恨不得跳入湖中!
她将头低得不能再低,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伸出手来道:“青芜姐姐,父皇他们都已进去了,咱们也上去吧。”
步蘅抬头一看,果然见皇上、老道士还有道济都已不见,也不管李?伸过来的手,自己站了起来。
步蘅被他们瞧到那副样子,只愿悄悄走了,便站在原处不想进去。
李?便唤她:“姐姐……”
步蘅不知所措,慌乱不安,便随口问:“怎么有位道长在?”
李?笑一笑道:“我听闻姐姐是齐云剑派的弟子,那也是道门中人,可知灵虚真人?”
灵虚真人乃是前朝太子,当今圣上的长兄,名唤元纬。他自幼醉心道法,擅观星相,能预测百年之后的事,单看一个人的面相,便能预测出他一生的运势。
他能预测他人,亦能预测自己。
第十六章 苦恼难解,秘事羞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