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这段紧张的时间里唯一的一天放松,因为周笔耕回到了咸宁,并且带回了未婚妻洪彤儿。
现在的洪彤儿已经不是洪彤儿了,他的凌小云的义妹,已经是凌彤儿了。这样一来,她与周笔耕的婚事,一切都变的顺理成章。
就在咸宁城内,由祖天吉证婚,史逸文主婚,他们举办了一个简单又隆重的婚礼。说是简单,因为没有纷繁复杂的仪式,说隆重,因为所有的军官们都参与了这次婚礼。
从此,凌彤儿改口称凌小云为大哥,周笔耕也就成了凌小云的妹夫了。
而周笔耕带回来的圣旨,也让包括凌小云在内的全军将士都为之一振。
圣旨特赐王命旗牌,又御封凌小云实授佥都御史,加兵部侍郎衔,一个是都察院的中上层的领导,还有一个是正三品的兵部堂官,这两种职务荣耀加身,加上一个能够任命和罢撤中级官员,斩杀下级官员的王命旗牌。
本来只是个中级官员的凌小云,忽然之间摇身一变,成为了九卿之一。而此刻,距离他来到辽东地区,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完全经历了一遍。
从士兵到总旗,从总旗到千户,从千户改员外郎,已经是不次拔擢了,再一跃多级成为侍郎,更是如此。
不过怎么说,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凌小云从一个中阶的官员,成为了高级官员,虽然不是尚书,也不是阁员,可这已经是崇祯给他的飞速提拔了。
大家都向凌小云祝贺,二十多岁的卿贰之贵,遍观整个崇祯朝,似乎也没有什么第二家了。只有他自己苦笑不语。
按照历史的说法,两个半月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都会在景山自缢殉国,自己这个侍郎的保质期,无非也就是还有两个半月吧。
但士为知己者死,无论崇祯这个皇帝有否多疑,有否激动,就为了这种知遇,凌小云就愿意为他赴汤蹈火。再说,他也是为了大明朝多灾多难的百姓吗。
无论是西北的李自成和张献忠,还是东北的多尔衮,他们无非是趁着这个混乱的局面要实现自己称王称霸的野心。局势如果稳定的话,张献忠不过是个散乱帮闲的人,而李自成不过是银川驿站的驿卒,多尔衮的爹也只是个建州的世袭都督。
他们没有资格在这个乱世瞎折腾,人命从来都不是任由他们折腾的草芥。
凌小云知道,自己不能改变历史,也没有能力阻止历史的前进。而且,他只不过有一座县城,几千部下,半年的粮米而已。也许,在这些趁势造乱的流贼里,比他现在的实力强的,有的是,可是他想和这些人碰一碰。
他想的很多,只不过这些话没有办法和自己的部下们明着说,不然这些部下们很可能会把他给当成傻子。因为他们再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个在几百年后过来的人。
二月初二,农历里所
第55章 军情万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