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白杆兵是秦良玉的老班底了,也是她赖以安身立命的本钱。而且现在所有兵力只剩下三千了,她竟然要分出一半来给凌小云指挥。
      凌小云很是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什么问题,这可不是乱开玩笑的。这一千五百白杆兵是什么概念,无价之宝。
      他做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辞谢,他说:“感谢秦侯爷如此大德,可我也知道,白杆兵是您起家之军,立命之源,我凌小云何德何能,敢受如此之恩情。”
      看他坚辞不受,秦良玉反倒是愠怒了,她大声问道:“凌部堂,你的兵和我的兵,难道不都是朝廷的兵,是崇祯爷的兵吗?你也说了,沿途的官兵已经没有抵抗之力和抵抗之志了,我们就看着李自成兵临城下,皇上学唐玄宗西狩吗?”。
      所谓西狩,就是史书上对皇帝逃跑比较文雅的说法。唐玄宗时候,安禄山叛乱。李隆基仓惶而逃,跑到了蜀地,才有了太子灵武即位的事情。这被称为西狩或者西幸。
      凌小云暗自想到,这要是真的能够西狩的话,反倒是好了。可是历史是不能改变的。崇祯还是在景山殉国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他的内心就是一阵悲怆,这和崇祯的那种悲愤是一样的,叫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了,再不接受秦良玉的兵也不好了。他和秦良玉再三致谢后,带着部队出发了。
      果然,李自成一路过来,沿途的官兵们简直是望风而逃,甚至是望风而降,走到南直隶的时候,招降纳叛,已经重新招到了八万兵马了。
      南直隶的巡抚也是个硬茬子,他派出了八千名地方备操军抵挡李自成,让李自成小挫了一下。但是很快,这八千人也被打的缩回了城中。
      毕竟是锋芒所至,八万对八千,这样不对等的作战根本就没什么悬念的。再大的硬茬子也抵不过锐利的兵锋。
      不过李自成也没有恋战,不想因为这个挫了自己锐气,既然对方撤了,也就不再纠缠,继续前进。很快,就到底了顺义地区。
      顺义地区再往前,就是通州地区了。在这里,李自成遭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范围抵抗。
      抵抗的并不是明军的正规军部队,而是一支奇怪的武装,这些人只有不足千人,他们是平北伯薛雅丹的家丁。不知道这位平北伯为什么要这么恨李自成。反正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底。
      最后,这些人全部阵亡,李自成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先头部队损失五千人。
      踏着同袍的鲜血和敌人的尸体走到了通州,又遇到了一次坚决的抵抗。这次的抵抗还是一群家丁家将们,是北安伯王天麟的家丁。
      同样,李自成仍是付出了四五千人的代价。
      终于,在崇祯十七年的三月初六,李自成率部六万人,到达了京师城下。
      大明朝全国震动,这不是第一次京师被围困了。

第64章 兵临京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