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在中前所城的凌小云部在考虑出路的时候,近在百里之外的山海关,吴三桂也在盯着他们,只不过没有行动。
      对于李自成来说,吴三桂已经再也没有了投靠的可能了,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岂能不报。如果在这种前提下投靠李自成,也会被天下人唾沫给淹死。
      所以他派出了特使去盛京找多尔衮和谈。因为多尔衮之前就对山海关伸出过一次橄榄枝,不过是因为一些原因,这个合作没有达成而已。但是放走何洛会,已经是埋下了可以合作的伏笔了。
      果然,多尔衮也早就接到了大明国都被攻破,天子崇祯帝蒙难的消息,他正要考虑一个完全之计的时候。马家傲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傲娇的满朝堂都装不下的人,偏偏在这个时候演了一把礼贤下士。
      他以上宾之礼接待了这位马副将,并且对他许诺,如果吴三桂将军原意归顺大清,那么在功成之后,大清原意封他为王,世袭罔替。并且划出一个省作为藩地,在京师五百里开外,任何一个省,由吴将军自己选定。
      并且这位特使马家傲,因为和谈有功,如果功成之后,会册封为世袭二等精奇尼哈哈番,也就是二等的轻车都尉。这是个正三品的爵位,也是一个世职。对于马家傲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诱惑。
      当官的自然都知道,再大的官也都是流官,自己的官位可以恩荫子孙,却不能传给子孙。现在有一个三品的世袭爵位要能传给子孙,这是求也求不来的。马家傲简直要美的冒泡了。
      回到山海关之后,他一力的说多尔衮如何的礼贤下士,如何的和蔼可亲,如何的靠谱,并给吴三桂各种分析当前的局势,分析来分析去,得出的一个最终结论就是,必须投靠大清。
      吴三桂的耳根子其实并不算是软的,只不过这一次,他因为杀父夺妻的仇恨,已经没有了退路了。如果不投靠大清,也不投靠大顺,他就会成为大清和大顺共同的敌人,在权衡之下,他只能投靠大清。
      他突然问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个他关心,凌小云也更关心的问题:“中前所城那里,应该怎么处理。凌小云绕路去了那里驻扎,他这是信不过我呀,他怎么会想到,如果他走山海关,我就会害他呢。我想害他,怎么会容他在中前所站稳。”
      马家傲想了足有一盏茶的功夫,才说道:“我们暂时不要理会中前所的明军,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还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物资和帮助。毕竟都是同袍,多尔衮那里还不知道是什么心思和路数,我们不能自乱阵脚,先行向明军下手。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名声就先自毁了。”
      倒是如此,吴三桂也说:“这也不错,中前所不过就是一个千户所,只是一个县城的规模,要真的在那里据守,真的大兵压境的话,

第69章 拒受粮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