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多尔衮忽然来到前线,并且带来了50万两银子用来犒赏。虽然士兵们都不知道这位摄政王来意是什么,但是有钱拿总归还是好的。
吴三桂刚刚在马家傲的事上,有一些意见。但是看到的这笔钱,终归还是觉得看到了些希望。钱或许不多,但是代表了多尔衮的一番诚意。
不管怎么说,摄政王能够做出这样的姿态,还是让吴三桂比较欣慰的。他对多尔衮说:“下官带代体绿营将士向王爷谢恩,既然王爷已经来到前线,下面事情该如何发展,还请王爷吩咐。”
多尔衮笑了笑说:“吴将军,本王知道你们在前线打的很辛苦,本王也感同身受。所以这次本王来就是想要听听你的想法,如果你觉得目前还不是攻克中前所的最佳时候,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先退回山海关再做商议。”
这个话不知是真是假,但是从多尔衮的语调里,他听的却是毛骨悚然。如果多尔衮真的想让他做主是否退回山海关去,那么就不会带来这50万两银子了,也不会授权给何洛会杀死马家傲这个军前大将。
所以说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摄政王多尔衮抛出来的一个陷阱,如果答得不好,随时就可能粉身碎骨。这真的是太让人郁闷了。本来就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题,却偏偏让你选择一个选项。
吴三桂的选项就是继续进攻中前所,哪怕这些绿营士兵全部埋骨城下也在所不惜。
多尔衮听了吴三桂的话之后十分的高兴,他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说:“将军果然能够如此深明大义,那么是我大清之幸,本王一定要厚待将军。”
吴三桂你却想,你恐怕对某每个炮灰都是这样说的了,但是每个炮灰都已经毛干爪净了。
但是心里这么想,嘴里却不敢说出来,他连忙对多尔衮说:“王爷英明,既然追随王爷了,就要为王爷效命。凌小云既然如此,不识时务,那么这中前所就是他的死地,我就算崩了这口牙,也要把这座城池给王爷啃下来。”
对于吴三桂的话,多尔衮也觉得非常的给力,但是连续多天的作战不力,他也有一些不高兴的地方,可是他没有表现出来。
多尔衮说:“既然我们已经把这里包围了,凌小云是出不去的。所以我们并不急于进攻!吴将军,你先传令下去,大军就在此地扎营休整10天,然后再行进攻吧。”
休整十天就意味着有十天的喘息时间,一直以来都在刀尖上舔血的绿营士兵们他们太需要这个契机了。所以一时之间士气十分高涨,很多人对这位王爷也是感恩戴德的。
吴三桂本人也觉得,自己是不是误会了多尔衮,看起来多尔衮是非常的有诚意的。
在吴三桂退出去之后,多尔衮对何洛会说:“这段时间你的信我全都收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既然要用他,就不能把他逼得太紧了。适当的时候,要让他看到一点甜头和希望,讲的话,他如果倒戈,也是对我们的影响。”
何洛会忙不迭的点头,说实在的,作为一名谋士,他远远不及多尔衮高瞻远瞩。没有从大局观上来考虑这件问题,只是想着日常逼迫吴三桂绑在战车上,一战再战。
从事实看来,吴三桂虽然说被何洛会逼的没有办法,每天出战。可是折兵损将的却没有任何的进度,反而搞得中前所内的士兵,一个个的士气高涨,像是打他们打上了瘾一般。
王爷来到了这里,就来统观全局吧。何洛会也觉得自己实在是松了一口气。他作为一个谋臣,再也不需要自己来拍板儿定事情了。实际上,他该做的事情无非就是给王爷出谋划策,而不是代替王爷在前方监军。
一个人最终还是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能发挥出应该发挥的实力,对于何洛会来说,他最终还是一个出主意的人,而不是一个拍板的人。
休整的十天过程中,吴三桂也时常去向多尔衮来请战,但多尔衮一口咬定,说给他十天的时间休息就是十天时间,绝对不会剥夺战士们应该有的休息时间,在这一点上,多尔衮还是一个十分靠谱的人。
中前所城内的士兵们,都一个个瞪大着眼睛等待着下一波的进攻,可是下面却没有下面了。接下来的整整十天,绿营兵没有任何的动静。他们就好像是在人间蒸发了一样,并没有对此发起任何的进攻。
凌小云派侦查兵探查过之后才知道原来多尔衮来到了前线,让绿营士兵休整了十天而不是撤军,接下来肯定是一波更加猛烈的进攻。
这个时候,凌小云又让军官们对士兵进行了新一轮的战前动员。这一次告诉他们,接下来进攻将会更加猛烈,如果松懈下来,肯定就会中了敌人的计策。士气使他们守城的
第102章 新式武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