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被编为绿营部队。
但是皇太极和多尔衮不同之处就在于,皇太极是一个很精明的政治家,他能够考虑出来,到底李永芳应该怎样使用。应该是高高的供起来,让他持续的产出榜样作用的效果,而不是真正的把他放在前方去领兵。
当然皇太极当初也给李永芳找到了一个相当好的理由,那就是身为和硕额驸的李永芳不需要亲自到前线去赴汤蹈火。在后方才是最好的选择,并且除了三等总兵之外,皇太极慷慨的封了他一个侯爵,顺天侯。
所谓顺天侯的意思,大概也就是顺从天命的意思。因为李永芳是第一个投降清军的大明将领,虽然说只是一个四品游击,但是坏榜样的效果也仍然是明显的。榜样无分好坏,就看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多尔衮作为摄政王,他也是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作用的。虽然说绿营士兵在多尔衮的眼里也不过就是当做炮灰来使用,但是他也想是让李永芳这个闲置了多年的和硕额驸真正的上一次战场。如果说李永芳在战场上能够立下军功,那样就算把他的侯爵晋升为公爵,也不过就是多尔衮一句话的事儿。而且这样做起到的榜样效果远远要比之前的那些要好的许多。
应该说这个想法是不坏的,而且也有一定的实操性,可是真正的做起来却是很不靠谱的。
因为如果说李永芳去找一个土匪草寇来打,很可能是庖丁解牛不费吹灰之力。可是说他的实力作为进攻凌小云的先头部队,那样很显然就是抱薪救火,只不过是起到了一个给明军增加士气的作用。
并且凌小云也在情报中得知,此次四万绿营兵的总指挥官,竟然是那个率先投靠大清的旅顺游击李永芳。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凌小云的第一感觉就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既然你来到这里,那就让你知道马王爷到底有几只眼,让你知道背叛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打这样的人是根本就不需要战前动员的,为此时此刻留在中前所的明军,已经确定了他们奋斗的目标是什么,战斗的目标又是什么。
凌小云只不过告诉了自己的部下们,清军前锋的领兵将领到底是谁,部下们就已经义愤填膺了。李永芳这三个字,对于很多的明军中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来说,意味着仇恨,刻骨铭心的仇恨!
所以清军前锋在第一场战役中受挫,那就是太过于正常的事情了,李永芳刚刚和凌小云打了一个照面,就已经伤亡千人。而凌小云却只损失了不足百人,这样的战损比,对凌小云来说,甚至觉得自己亏了。
一直以来都并不怎么打仗的李永芳,对于这样的战损实在是无法接受,虽然他拥兵四万,可是他也知道,绿营兵的每一个士兵对于自己来说,都算得上是自己立足的本钱。
这些兵马消耗殆尽之后,自己就再也没有立锥之地了。一个空头驸马的头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在大清,都是靠着实力说话。
李永芳是时候该调整自己的策略了!凌小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第114章 永芳掌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