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城外的多尔衮在两个月的围城之战中损失人马过万,却没有任何的进展。这一次他不想撤兵,只想一举吃掉中前所所有的驻军。而且要把这座小城真正的从地图上抹掉,这是多尔衮最后的意见他对于清军也是下达了最后的动员令,绝不撤退,言撤退者当即斩首。
      可是就算是多尔衮的一腔热血都要撒在这中前所前的大地上,可是仍然是一个问题,清军虽然战斗力很强盛,可是明军却不和他正面交锋。在这种情况下,清军的战斗力再为强大也发挥不出它应有的作用,这才是多尔衮最为郁闷的地方。
      这场不平等的战斗,一直又持续了两个多月,中前所仍然是坚不可摧的坚城,凌小云从来不曾真正的出现什么问题,多尔衮却有点撑不住了。
      他在这里已经呆满了整整的四个月,这四个月里,他投入了全部的大清精锐,但损兵折将之下也没有对中前所造成有效的攻击。
      凌小云仍然在城内自在逍遥,时不时的出来打一下突击,每一次作战战损比都在5:1以上,而损失多的自然是清军一方。
      虽然说清军的战斗力非常强大,可是他们的战斗力没有用武之地,明军只有在他们士气最为疲惫的时候才会出城作战。平时的时候就待在城里,任你说什么都不会出来,在这样的前提下,战斗力根本不是一个衡量的标准,因为明军跟你比的根本就不是战斗力。
      在这样不对等的战斗之下,其实比的只是双方的耐力而已,这个耐力真的特别的重要。不然的话,凌小云军根本就不能和多尔衮相匹敌,因为他不得不承认八旗精锐的马上作战能力,实在是太过于强悍了。
      而扬长避短从来都是兵家之取胜要诀,不能以自己的短处去接触地方的长处,自己可以在长时间的对敌作战中慢慢的磨练自己的战斗能力。可是在战斗能力不如对方的时候,就要扬长避短,正面交锋体现的不是勇气而是愚蠢。
      多尔衮实在是支撑不下去了,如果再这样拖下去的话,恐怕他就要被自己给拖垮了,可是他又耗不起自己的面子。
      当初是他自己告诉自己的部下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轻易的说出撤退两个字,如果谁要敢提及撤退,那么当即斩首。
      可是现在他不想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的话,如果说有什么闪失。那么,那就太没有意思了。
      这个时候他不禁在自己的账内想,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这个情况,真的完全就是一个鸡肋,可是又有哪个人当做杨修,把自己的鸡肋传播出去了。
      现在十分的郁闷,急的着急上火,嘴上起了大血泡。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后方传来的情报,把多尔衮给解救了。
      盛京方面传来消息,说是弘光君臣的行踪终于出现了。询问一下摄政王,是否要给予攻击。
      可是盛京已经没有可用的兵力了,这个时候多尔衮马上顺风扯旗,告诉将领们马上撤军回盛京布置下一步对弘光君臣的军事行动。

第144章 鸡肋鸡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