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到中前所之后,之前派去援救南阳的将领们对于唐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他们都认为朱博圻这个藩王,虽说也没有什么能量,但是总体来说在大明王爷中算得上是一个靠谱的人。这个靠谱就体现在朱博圻完全是一个明白人,他能够审时度势做出明确的判断。
同时也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和行为,而且他对于士兵也十分的客气,没有一点儿王爷的架子,却能够在关键的时候镇得住场子,这样的一个人的确是十分靠谱的。
凌小云之前对于这位唐王殿下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只不过是因为在这个风云突变的时代,无论是不是大明的藩王,早就已经看到城头变换大王旗,也就躲个一推六二五了。能够主动站出来竖起抗清大旗,本身就是一件殊为难得的事情。
这种难得的事情体现在,抗清就会成为清军的敌人,而清军的敌人已经屡次被证明了没有太多人能有一个好的结果。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比如说弘光皇帝朱由崧,就落得了一个绝食而死的下场,虽然说有一些死后哀荣,可是毕竟也是一个很悲剧收场的。
所以唐王朱博圻能够在这个时候举起大旗反抗清军,那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所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小云才派出了部队去援救唐王朱博圻。
在派兵进行救援的时候,凌小云对于唐王朱博圻根本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了解,但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猛烈攻击之下,南阳城仍然固若金汤。
除了凌小云派去的部队起到了作用之外,也证明唐王是一个十分靠谱的人。就算当初自己带兵去援救弘光皇帝的时候,都没有能够把弘光皇帝给救出来,是因为他们自己根本不愿意离开杭州城,离开这个安稳窝。
最后凌小云不得不自己带兵回去,而且在路上还替弘光挡了一箭,弘光都没有摆脱全军覆没自己死亡的命运。
而这个时候南阳至于不过是一座孤城凌小云却只派了一万士兵前去救援,仍然能够固若金汤的守住要三个月。这就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
所以凌小云对于自己的这次行动十分的欣慰,他告诉自己的部下们厉兵秣马整装待命,随时准备好一应军需粮草和防守器械,随时准备在物资上支援南阳城。
这一次凌小云发现自己找到了一个可靠的朋友,所以他愿意对这个朋多付出一些。
明朝的藩王大部分都是只是吃俸禄而不理事的,所以很多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和学问,一生只会吃喝玩乐,能够拉得出来的真的不多。
不像明初的那些藩王们,还能够率兵打仗,后期藩王的们几乎都不是什么有见识的人。像是圈在笼中的土财主,除了生孩子之外,就是会种花养草,这位唐王算得上是一个异类。
在南阳城下的多铎十分的郁闷,他已经在此耽误
第154章 多铎之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