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凌小云拒绝了他们的这个提议,虽然他知道这个提议是非常正确的。只要是仍然大开城门,就会给敌人们有可乘之机,因为甄别是永远会有漏洞的。
只要是放进任何一个敌人来,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对于中前所来说永远都是不能够承担的损失。所以凌小云非常的郁闷,这似乎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但又必须面对的。
在尝到了这种甜头之后,多铎似乎一发不可收拾的而了起来,因为这种好事是不可能间断的。
尝到了甜头的多多,觉得像这种事造成的恐慌永远比损兵折将给明军带来的恐慌大的许多。
而且他也知道像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是不可能有什么正面的冲突的,这是明军永远都防不胜防的漏洞。
且只要是明军把这个漏洞给堵死,他们的损失就会更加的大,这一点凌小云能够算得过来这个账,所以他不会轻易的放弃接受流民和难民。
多铎知道这种事儿做得多了,真的是有点儿缺阴丧德的意思,但是在战场之上似乎也没有太多的道理可讲。
你有砌墙术我有过墙梯,只要是能够打胜仗给敌人造成损失的,都算得上是正当的方式。
所以这样做多铎并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而且他觉得自己在凌小云那里吃了太多的亏,所以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只要是能给影响他造成损失,自己就会无所不用其极。
事实上,这种恐慌真的给凌小云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压力,他在对巡检司造成了各种的压力下达的同时,也给他们部署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兵力和权限,所以巡检司也实际上对这件事比较伤心,因为看得出上峰的重视。
但是多铎的接下来渗透进行的并不算顺利,因为凌小云的兵确实是吃一堑长一智了,他们没有让凌小云再次的吃亏。
相反多铎派出去的几个渗透人员都已经很快地被甄别出来且斩首,还有一个并不算有骨气的人,把多铎的渗透计划名单全都报了出来。
让多铎这一段时间的训练实际上等于于流水了。
但毕竟战争就是一个你来我往的事情,命运之神不会总眷顾任何一个人,这是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
这种实际也让人十分的感知到这种事情来的太过于真实,这才是真正的战争,而不是小说家言。多铎读读过了三国演义,他也知道这种事毕竟是你来我往的拉锯战。
所以多铎放弃了这种渗透战略,改用了其他的方式,他开始挖凌小云的墙角,并且开出了最高的价,甚至他在征得多尔衮同意之后,让人把大量的宣传页投入到了中前所城内。
用了风筝等各种手段,反正是中间所城中在空中大量的投下清军的宣传页,这种宣传页实际上都是一个劝降信。<
第164章 不为所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