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就要出征了,这一次他的目标是山西要反抗的藩王,明朝的藩王是很多的,散布在神州各地大江南北。
这也不奇怪,因为大明朝的王爷们是和清朝的制度不一样的,他们一生下来就被分封到各地,所以在大明王朝的江山各处都有藩王们的身影存在。
所以在大明王朝出事儿的时候,各地的藩王未必会来救君主,但是真正的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大清王朝将要席卷各处,这个时候恐怕他们就要起兵自救了。
如果不然的话,他们这种特殊的身份想要做大清朝的顺民都不可得。多尔衮不会给他们其他的机会选择他们的出身,也不会再给他们机会让他们重新选择一次命运。
身为藩王是幸运的,但生在大明末期则是不幸的,然而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有任何的机会选择。因为生而为人,这就是命运。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藩王们也是非常有种的,在这个时候他们敢于扯出大旗对抗大清,就是他们没有忘记祖宗的金戈铁马。没有忘记曾经身上背负着那些许荣耀。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真真正正的能够在这危急存亡之刻,更深一层的理解到自己的真实的意义。所以先是由弘光皇帝被在南明拥立为王,后来又有唐王在在南阳扯旗对抗,这都是他们最后的尝试。
或许他们也知道,大清已经真正的定鼎中原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在他们如何的努力之下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了。但是无论如何人不能在还没到最后的时候就把一切都放弃掉,这就是她们心中最后的念想。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可能仅存的就只剩下了这个念想,他们的命运何去何从还说不好,但是他们不想就此向命运屈服。这个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好事呢,这个游戏注定是他们玩不起的。
可是哪怕你玩不起,你都要继续玩下去,因为生而为藩王,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山西的晋王扯出了大旗,散尽家资招募军队准备和大清王朝对抗,他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浓墨重彩的描写,换句话说他的反抗对于大清而言,不过就是沧海之一粟,也许很快就能平定。
但是这并不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大明发展到了这样,任何人只要站出来反抗都是最后的希望,他们想做大清的顺民恐怕也求之不得。他们的反抗也也无非就是给了多尔衮一个给圣孝庄太后来表示自己英雄气概的机会。
这种机会是多尔衮求仁得仁,而且为了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多尔衮甚至这次没有带领多少大量的部队出发,他仅仅是带领了自己两白旗的人马和一万绿营,总共加起来也不过是有三四万人。
而晋王这一次招募的部队恐怕早已超过五万,如果说多尔衮之前总是拿着绿营当炮灰,并且用其他的其作为消耗对象的话,这一次他用绿营仅仅是作为后勤保障部队来使用的。
其他
第209章 到了城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