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青岛铁路支部动员秘密力量加快搜集战前情报,来自几条线的军事信息源源不断地汇总到联络站。
根据需要各个支委在周的传授下,很快掌握了情报密写方式,往返根据地的交通员开始只有高思敬的七妹杨芳华与潘兆珉。情报先送达胶县工作站,再转至平度,最后交由青岛市社会部,路上最多耽搁三天时间。
八月初的一天,潘兆珉路经绥靖区胶县哨卡,一位满脸狐疑的军官拦住她,用枪口对住下颚:“我怎么觉得你好眼熟,说,一个月跑了几趟,是不是北边的探子!”
潘瞅着他的面孔确实有些熟悉,只好编个理由:“对不起老总,俺娘生病快一年了,家里就我一个,常来青岛抓药。”说着把药打开给他看。军官扒拉几下,捏起撮闻了闻,除了草香味没啥异常,但还是觉得要摆摆威风,趁机敲一把。
他伸出手指比画着要钱,见潘没有反应,声音提高八度:“镇上就没有中药铺吗?舍近求远啥意思?”
“有啊,只是药材不齐。”
“还蛮有理由。你今天碰上老子心情不错,要不然别想过去,马上留下买路钱滚蛋。”军官明目张胆的敲诈。
潘兆珉装作害怕的样子,翻遍口袋,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金圆币:“老总就这么多,行行好!”
军官一把抢过来,捏了捏,怀疑地瞟了几眼:“真就这么多?不会耍我吧!”
“不信你搜,俺个庄户人能有啥钱。”
军官斜眼瞅瞅,估计榨不出多大油水,手一扬:“快走,下次别让我再看见你。”
晚上回到联络站的潘向周永祥汇报关口碰到的情况,周一惊:“去北院喊志进过来。”
正在吃饭的王志进闻讯放下碗筷,俩人一碰觉得事态严重,不采取应对措施很可能中断交通线。
周来青不久,对通往根据地交通路线不熟悉,身上总喜欢带张地图,他摊开后征求王的意见:“我们有无可能调整线路?”
王说:“恐怕不妥,现在这条线交通员跑熟了,若重新调整不仅时间来不及,而且风险加大,我看还是要在人上面动动脑筋。”
“对对,你通知高思敬,我们开个会,研究交通员的事。”
高很快骑着单车赶来,他听说要增加交通员,十分赞成:“我们早就应该发展一批不易被敌人注意,年龄小的孩子加入进来。”
周接上高的话:“我完全同意,可以先从咱们亲属中找。对这些小交通员情报内容要保密,可以事先缝进他们的衣角或鞋帮,到根据地交给情报部门解封。”大家双手支持。
从此,联络站成立了由两位大人三个孩子组成的交通小分队,每天往返于岛城与根据地之间。
这种情报传递方式持续了两个多月,一天,铁路电信所地下发展对象邢忠恕截获了警备区司令丁治磬视察蓝村的密电,消息送到奉化路时,交通员杨芳华已经出发,只剩下刚刚返回的小交通员姚士琦。
王志进小声对周永祥说:“我跑一趟!”
周永祥:“还有更重要的情报需要去趟华东局。”
站在旁边的姚士琦看到两位叔叔嘀嘀咕咕,表情焦虑,猜出又有新任务下来:“是不是还要去北面,我来。”
周看了下姚士琦:“小家伙,你才回来,饭都没吃。”
“这条线没人比我熟悉。”姚士琦嘟囔着,扯着他的衣角。
周看到手头实在无人,经不住姚软磨,只好答应。他心疼地轻抚小姚黑发,从厨房里拿出个玉米面窝窝头:“孩子,路上注意安全,快去快回。”
下四方至胶县交通站接近五十里路,以前姚士琦跑一趟八九个小时,今天出发后他察觉到沿途盘查明显增多,估计十个小时未必能到达根据地。他不知道,警备区丁治磬司令明日视察蓝村,绥靖区正全面加强沿途警卫。
姚士琦临近胶县时,十几个宪兵打着电筒从边道窜出来,好歹他反应快,拐进村里巷道,但一不小心踩到地面瓦砾。
“谁?出来!”宪兵吆喝着围过来,枪栓?E?E直响,姚的心乱跳,他屏住呼吸靠在墙角,不敢大声喘气,直至听不到咋呼声他抬腿再跑,熟料到宪兵根本没走远,就藏在附近,枪声再起,子弹身边乱飞。
姚不知跑出多远,钻进高粱地深处才停止脚步,他仰望夜空,从月亮的方位感觉至少偏离交通站几里路,急坏了的他张大嘴吸了口气,赶紧掉头。
&
第13章 反击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