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章 受训1[1/2页]

硝烟依燃 大涛迷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72)
      台北市北郊绿荫深处,坐落着一栋再普通不过的青石房。房子正门上方挂着“求实斋”横匾,据说这个名字还是根据曾国藩的“求阙斋”演绎而来。
      此栋建筑看似貌不惊人,其实大有来头。
      进入“求实斋”迎面是蒋介石亲自签名的巨幅照片,在台湾敢公开挂有他本人署名的照片,也超过不了十处。
      这是保密局新近设立的“特别侦防队”。今日一大早,上校侦防组长谷正文正盘腿翻阅着当日的《中央日报》,这已成为他每天的习惯。
      谷眼睛深陷,下巴窄平,说话时每个音节短促沙哑,像鸟鸣憋在细窄的喉腔。此时他拿起红笔正欲在报上圈点,勤务员报告陈孝祖带两位青年人求见。
      “陈孝祖,快点请他进来。”谷听到他的名字有几分亲切。谷与陈在山东曾有段交情。谷早年北大毕业,“九一八事变”后秘密加入地下组织,曾任北平学运的头。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当过115师侦察大队队长,这期间他经常出没胶州平原,与陈孝祖多有交集,俩人曾在刘安祺的指挥下,联手伏击过日本宪兵队,彼此印象深刻。
      谷正文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得益于他现在直接上司毛人凤。一九四六年毛在清点戴笠遗物时,对日记本里的一句话颇感兴趣:“郭同震读书甚多,才堪大用。”这个郭正是谷的原姓,郭同震抗战后期叛变投敌后只得改名换姓。
      毛见谷第一面时对他印象不错,后专门向蒋介石推荐,嘴巴乖巧的谷很快得到蒋的赏识。不久,谷大胆向蒋建言:“我们可以学当年郑成功之子郑芝龙,以袭扰大陆东南沿海的方式,不断地派特工北上,今日福建,明天山东,再后广东…搅得东面穷于应付。”
      蒋介石光复大陆心切,听罢自然高兴。事后亲自批准谷正文成立“特侦队”。
      毛人凤得知后乐见其成,他有自己的小九九:谷的冒头既可以减轻自己压力,有事无事将他推到一线;又省下大把时间与心仪女人厮混。
      毛后来他对朋友说:小谷急于表现的那几年,他最为风光。
      “老兄几年不见,你去了哪里?”谷正文见到陈孝祖拍着肩膀如久别重逢。
      “还不是在您手下,贵人多忘事啊,记不住我这个小卒子,本人在你的花名册上代号‘飞鱼'。”居住香港一年有余。”
      “哦,我记起来,有这么个人,原来是你啊!怪我官僚,整天瞎忙,搞得人鬼不分。”
      “谷兄,你不是到处招兵买马成立敢死队吗?我今日带两位得力干将过来。”
      “那好啊!”
      ”陈孝祖招呼门外青岛扶轮中学的赵常春与汪和平进来。
      指了指:“我旧时兄弟,非常可靠,二十几岁,正当年。”
      谷用怀疑的眼光扫来扫去,对俩人说:“到我这可是要玩命的,你们可行?”
      “跑到台湾哪来轻松,跟着您再苦再累也得干。”陈替两位年轻人打圆场,赵与汪鸡叨食般直点头。
      “好,陈队长介绍的人我相信,等我安排。”谷正文喊来勤务员,写了张字条,命他带俩人到基地报到。
      谷欲留陈吃顿午饭,陈说不必:“你是日理万机的大人物,我哪敢占用时间!”
      陈离开时面露难色:“这俩学生有个请求,随他们来台的扶轮中学原校长王怀忠,已关进监狱半年,是不是能放出来?王我在青岛打过交道,就是一个迂腐的教书匠,没啥颜色。”
      “这事我问下,你知道来台后不是咱这条线上人都要审查,决定权不在我这,以后别揽此类麻烦事。”
      一周后在谷的过问下,王怀忠校长无罪释放,但原先南下教育部承诺筹办扶轮中学分校的事化为泡影,王只好重新拿起教鞭,到新竹中学担任历史教师。他的学生中有诸如名嘴李敖这样一批知名人士。
      赵常春与汪和平被送往台北蓝天海水浴场秘密基地。俩人走上堤岸,望见一群衣衫褴褛的男女排队登记参军。战后的台湾,当兵是逃避饥饿的最佳选择。
      十月的台北又湿又热,长期生活在北方的赵汪俩人登岛后一直水土不服,脸上粉刺飞长,嘴角时不时溃疡,远离家乡的苦楚难以言状。
      在基地体检所,俩人经历全身脱光等一系列繁杂检查,精神几近崩溃。体检通过后教官不顾赵的诉求执意拆开他俩,分配到不同训练组,气得赵当场要

第65章 受训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