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于小蕙对丈夫肖忠科一年来的变化,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原先文如泉涌的他时不时拈来几首情诗,现在十天半月见不到半张纸片。丈夫的浪漫哪去了,是职场压力太大才思枯竭?还是生活安逸缺乏冲动…
于觉得解放前的丈夫还不至于此,现在倒好,满城的年轻人朝气蓬勃,他却低迷消沉心事沉重。后于小蕙发现,丈夫并非没有追求,只是口味大变,不知从何处搞来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清代《罪惟录》等书,每天躲进书房半天不出。
“局里对你们要求越来越高?”有一次于不解地问。
“没有,我只想研究下历史。”
“那你不成了青春复古派,这可是国家稀缺人才。”于故意调侃他。
肖忠科一时语塞,干咳几声,媳妇第一次听到丈夫喉咙里发音掺杂?人的阴气。
“老公,你多久没写诗了?”
“忙的头炸,咱都老夫老妻啦,过日子还是实在些好。”
听到丈夫言不由衷的回话,于小蕙满脸不悦:实际上这一年老公比过去清闲许多,除了偶尔加班,大部分时间窝在屋里。
肖忠科见媳妇突然间问东问西,心里不免一阵慌乱:她在外面听到些风言风语?抑或自己过度谨慎引起她的揣测?他意识到不能过度冷落妻子:“都怪我想单位上事太多,这周末一定陪你登崂山。”
于莞尔一笑。
“亲爱的,这两天我会加班迟点回家,你留口便饭就行。”肖又在编话,他所说的加班,其实是准备利用晚上时间,整理解放前李村河大桥拆弹的文件。
几天前,他从一份秘密审讯汇总文件里,发现了“巨鲸”感兴趣的情报:据青岛绥靖区警备队被俘士兵交代,一九四八年六月一日晚,队长华宸晨率队伍赴李村河执行任务,到达现场后临时将大部分人调往前线,自己带人上了桥头,后大桥并无引爆。当月华东局青岛战况通报:山东军区进攻青岛速度之所以超乎寻常,得益于警备区地下组织的配合,其中保证李村河大桥安然无恙功不可没。
看到这条消息肖忠科吓了一跳:太可怕了,“巨鲸”命他调查的华宸晨果真是卧底,此人还曾送往香港培训。
肖联想到送出去的几个情报无疾而终,怀疑就是华在捣鬼。他暗自庆幸自己从未与华打过交道,否则活不过今天。
肖将整理出来的情报叠成纸片塞进裤脚,伸了个懒腰,连续几天的加班加点搞的腰酸腿疼,好歹精力没有白费,至少又能换上大把美元。
他锁上办公室门准备回家。
“肖主任,这么晚还没走?”接近楼梯口时肖遇到值班守卫,他不免有点紧张,全身微微颤抖,脚底胶粘似的。
“整理资料。”肖说话断断续续。
“哪里不舒服,脸色这么难看。”
“没…没什么,可能没吃晚饭血糖有些低。”肖这才发现手脚不太听使唤。他倒吸了几口气,不自然地笑笑,稳住神快步往楼下走。出了院门肖跨上单车朝家里狂奔。
媳妇于小蕙半夜一觉醒来看见老公痴呆呆地望着白墙,推了他一把:“啥事,不会为崂山赋诗预热吧!”
“宝贝你睡,我正琢磨局里事。”
“啥大事连觉都不睡。”于小蕙用力拉着丈夫进了被窝。
肖不敢面对,转过身假装闭上眼睛。
于哪里知道丈夫早与她同床异梦。听到媳妇发出均匀的呼吸,肖掀开被角,蹑手蹑脚溜进书房,取出裤脚纸条,塞进《康熙字典》书脊。
第二天于小蕙上班前,肖忠科殷勤地跑过来:“这本《康熙字典》你帮我还给租书处的老张,另把下册借回来。我有急事不送你了。”于习惯的将字典装入帆布包。
根据“巨鲸”设计,肖忠科传递情报方式一直沿袭这条线,当然于小蕙被蒙在鼓里。她有几次好奇她问:“一本老掉牙的《康熙字典》有必要总借来借去,喜欢的话我买套送你。”
“别别,我习惯那本书的纸感。”于对老公的解释莫名其妙,他恐怕书看多了走火入魔。
于小蕙弄不明白,每次丈夫拿到《康熙字典》总是先锁进书房柜子里,好像里面藏有什么宝贝。
“巨鲸”刘?接到肖忠科的情报大为震惊,即刻报告神父。他已不敢再去教堂,自那晚出来肩膀被人撞了一下,心中的隐痛时常发酵,他意识到圣保罗教堂不再安全,多半被侦查人员锁定。
刘与神父达成共识,俩人间所有交换情报改由嬷嬷穿针引线。他当然不惧中途情报被截获,美国最新密写药水誊写的内容,大陆根本无法破译。
吉宝璐获悉华宸晨是特工,采取的对策几乎与刘?想的完全一致:对手既然学“孙猴子”钻进我铁扇公主肚子里,就别想轻而易举地逃出去,我们也会利用华打出一手好牌。
两日后“巨鲸”告诉“八爪鱼”贺元:华宸晨是个卧底。
 
第86章 周旋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