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大港码头,上千名侨民簇拥口岸等候验证过关。
由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青岛首艘试航欧洲的客轮,安检升级,开闸比往常时间提前。
陈坤全与行动组人员赶到口岸,发现场面出乎意料,大批行李运堆码进口处,几十号人围着边检战士吵吵闹闹,像个交易市场。
有侨民说着蹩脚的华语:“不是直航欧洲吗,为何在香港停留几日。”
“船上保证不了顿顿西餐,早说呀!我们不是黄种人。”陈挤进去探个究竟:完全是小题大做,有人故意煽动不满情绪,争执的问题根本不属于边检范围。
陈警惕地浏览人群,没有任何熟悉的面孔,他赶紧退出几十米,观察码头变化。
这时神父吉宝璐临近关口,他白色礼冠,黑布长袍,杂乱的银须阳光下一闪一闪。吉的身边跟着一位年轻修女,手上酱色牛皮箱看起来十分重。
陈注意到:由于检查遭到干扰,神父过关似乎走了过场。
“吉是送人还是远行,侨民躁动与他有关?”陈在想。
吉宝璐与修女穿过人群并不急于登船,他的眼睛一直注视着安检,好像在等人。许多认识神父的侨民频频向他招手示意,他的微笑十分勉强。
陈坤全希望神父看到自己,正面交锋更为主动。
关口侨民再次大嚷大叫。
陈举目望去,莎莉丝与几位外国侨眷正通过口岸,华宸晨跟在莎的后面,这女子手中皮箱几乎是修女的翻版,就连包浆也同样的跳跃。
神父看到莎莉丝的出现抿抿银须,自信地高扬头颅,这些细微变化都没逃出陈坤全的眼睛。
码头嘈杂声潮水般退下,侨民的情绪像集体服了镇静剂,人们自觉排起长龙,边检变得有序而高效。送行与告别者站在岸边拥抱挥手泪洒依依不舍。
修女与莎莉丝紧靠护栏,向岸上神父挥别。
岸上陈坤全与华宸晨不约而同地看到对方,陈招手让华过来,在他耳根叮嘱了几句。
华迎着吉宝璐走过去:“尊敬的神父,今天你亲自来送客?”吉宝璐有些措手不及,面部肌肉一阵痉挛,说出的话有些卡壳:“送…送修女回…欧洲…”
“不会捎带别的?”华一语双关。
“我能捎带什么,欧洲啥都有?”吉面色沉重,扔下华转身走向关外,华紧追不舍。
吉步出几步迟疑地回望华:“你怎么像吸铁石总粘着我。”华只笑不语。
吉宝璐毕竟久经谍场,很快调整情绪,恢复常态。
已登上客轮的陈坤全正全力寻找莎莉丝,他看了下腕表:离启航时间不到半小时,陈口吻坚决地对身边人说:“快通知舰长,直接挑明船上有炸弹,推迟离港,全力疏导乘客撤离。”
整个客轮两百多间房,陈坤全招呼战士们分头排查。
他终于在首层头等舱发现莎莉丝。
莎靠着床头,哼着小调,显出少有的轻松。虽说离开青岛她有些恋恋不舍,毕竟还是要回到欧洲父母跟前。
莎见陈坤全出现,以为老朋友专程登船送行,恨不得拥抱上去:“你们中国人就是重视友情。”
“你的皮箱???”陈手一伸制止她的冲动。莎很少见陈如此威严,有些失望。
“快告诉我,皮箱呢,可能要出大事。”莎听到有些害怕,手赶紧指指床底。陈弯腰拖出皮箱迅速打开:里面堆满五颜六色的衣裳。
满脸不高兴的莎莉丝顿时跳起来:“这不是我
第104章 鸷击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