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地方,处处透着阴森诡谲,不用明说,我和她都明白此地不宜久留,况且除了上面洒下来的微弱光线,四周黑漆漆的,我俩在原地稍作休息了一下,就准备另寻出路。
姜丽担心瞎子生死未卜,我安慰她说:“瞎子吉人自有天相,发生塌方事件,我见他刚好被洪流往外冲去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还不至于要了他的命。”
我俩现在被困在下面,连自己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就是有心担忧也是徒劳,如果真是身处墓室,到处乱闯,说不定会遇上危险。
姜丽用罗盘大致定了方位,准备起身离开,往前没走几步,却踢到了什么东西,发出丁铃当啷的声音。
我立马伏在地上,摸了好大半天才找到,拿在手里一看居然是个铜灯。
这铜灯成壶嘴形,外伸一根白色的灯须,我猜里面肯定就是搁灯油的,打开盖子一看,果然如此,只不过里面的灯油已经发黑,摸起来粘乎乎的,不知道能不能用。
我心头一喜,找她借来打火石,就是震石,试着搓了几下,火星落到灯油里不起丝毫反应,我不由急了,叹了口气,正准备扔掉时,姜丽却一把夺过来,道:“瞧你那猴样,这是松烛灯,是借松油为燃料的灯火,不少传教的道士经常用这种灯来做法,不懂如何点亮的人,就算给你火把你也点不亮它。”
她喋喋不休的说着,却用手指扣了一点松油粘在灯须上,然后手上打火石没弄几下居然真的亮了。
松烛灯释放出暗黄色火焰,能照亮的范围极为有限,见方大小,在远一点就变得模糊不清,不过即使这样,也让我俩眼前变得亮堂起来。
我借着火光一照,举目一看,原来这地下深处是个带土炕的小屋,我们所站的位置正处于一个不高不低的台阶上,这小屋的设施非常齐全,却与东北普通民居极为相似,不仅有桌子椅子,还有灶台,土炕和取暖用的火坑,只不过这些看上去都非常老旧了,也不知是哪个年代建造的,头顶上横悬几根粗大的木梁,木梁上刻着浮雕花纹,有百鸟朝凤,燕啄泥归等画面,样式就算是现在看来也不会觉得落伍。
而在屋子正中间,除了几面已经倒提的墙壁外,就有一个落葬之地,足有十几平米大小,我目测了一下铁棺材的大小,两者相较之下,居然刚好能容纳这棺材。
倒塌的墙壁,各自连接着不同的通道,看来这下面的确是一个庞大的墓室群,只不过光从眼前这些还推测不出到底是哪个朝代留下来的。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特点,对于埋葬也是各有讲究,光从花纹浮雕甚至所用器具,到墓群的成型极其构造就能大致得知其朝代隶属范围。
只不过眼前这些乱糟糟的,我虽然不精通历史,但还真没听说过哪个朝代会用铁棺材下葬,而且供奉黄大仙的壁画和木梁上的那些鸟兽刻画简直是一种冲突和讽刺。
要想弄懂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从而寻找出路,等待着我们的又会是什么呢?
……
第六十章 墓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