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7章 人生巅峰[2/2页]

重生之王妃养成记 白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顾皇子身份,前去质问兵部尚书,原本说得好好的,为何却突然改口?
      兵部尚书只是深深看了黎隽一眼,“四殿下,你好自为之。”
      黎隽不明所以,“你说清楚。”
      “臣言尽于此,日后与李大学士相关事宜,不要牵扯于臣。”
      兵部尚书说完转身离去,留下黎隽摸不着头脑,只能猜测景天握住了兵部尚书的把柄。
      黎隽猜的**不离十,景天给兵部尚书的信,只是抄了陈君然从宁王那里拿回来的册子。
      兵部尚书曾是宁王的人,宁王给了他不少好处,逐一记录在册子上。
      当初景天默写的册子上没有兵部尚书,因为柳镇宁收得太快,景天还来不及看到兵部尚书的名字。
      直到拿到原件,景天才知道漏了不少人。
      景天只是把兵部尚书曾收下的东西列了个清单送过去,兵部尚书立刻懂得景天的意思。
      除非兵部尚书想玉石俱焚,否则都会选择沉默以对,被迫登上景天这条船。
      景天猜兵部尚书不会舍得当下的生活,当初都能收下宁王给的好处,如今自然也能背叛黎隽。
      事实证明,此举有用,他真的入了内阁为臣。
      家里李老汉等人听闻景天成为阁臣,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但听上去很厉害的样子。
      不亦乐乎忙着招待来送礼的人,看旁人脸上羡慕的神色,心里一股爽意油然而生。
      黎洛对兵部尚书的改口十分好奇,趁着景天进宫给他讲课,非要缠着景天告诉他到底是为何。
      景天不得已,道:“殿下,这些都是因为统计数据和注意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
      黎洛不疑有他,他见过景天的统计图,平时不明显的东西,列举出来便清晰可见。
      “老师,父皇会不会封我为太子?总觉得父皇把我当做储君来培养,告诉我待日后老师的作用发挥到顶峰之后,就要慢慢着手压制,全方位的压制,不能让老师像徐千章一样。”
      景天问道:“那殿下是怎么回答的?”
      “我干脆的应下了。”说着,黎洛急忙解释道:“我并非真的要过河拆桥,而是因为老师说过,父皇喜欢杀伐果决,不喜欢妇人之仁,我要让父皇看到我的气魄。”
      景天抚掌,道:“做得好!这样殿下离太子之位更近了一些。”
      话虽如此,但黎隽依然是黎洛强劲的对手,因为黎隽同样杀伐果决,而且背后的家族没了,让黎隽登基不用担心外戚权势过重。
      至于黎洛,晟妃没有家族后盾,景天作为黎洛的老师,是暴发户人丁稀薄根本算不上什么家族,也不用担心。
      在景天看来,六皇子比较懦弱,不足为惧,七皇子行事相对诡秘,狠辣与黎隽不分伯仲,但是远不如黎隽幸运。
      封太子这件事,还真就说不好,如今只能静观其变。
      自景天入内阁以后,黎隽仿佛彻底消停下去,不再试图搞些小动作,与六皇子七皇子断了合作。
      每日抽空去看华元帝,在华元帝榻前一呆就是数个时辰,给华元帝念奏折,帮忙处理政务。
      黎隽抢了黎洛的活儿,基本黎隽去看华元帝时,都是与黎洛分摊这些事。
      黎隽为人子尽孝跟前,黎洛就算不满也不能表现在面上,只能每日在华元帝面前与黎隽上演兄友弟恭。
      华元帝倒是显得心情不错,两个儿子各有千秋,相处也还和睦,若是情况允许,日后相互扶持将会所向披靡。
      若是二人各自容不下对方,无论是谁执掌大黎江山,他都可以放心。
      后继有人啊后继有人!
      六皇子和七皇子不在华元帝考虑范围内,这么些年看下来,那二人明显不如这二人。
      而且那二人背后的牵扯华元帝也不是很喜欢。
      因着黎隽的前科,景天以为黎隽又在憋什么损招儿,但是过了小半年,黎隽依然安安分分,没有任何额外动作。
      华元帝越来越不得劲,却迟迟没有将太子的人选定下来,大约是难以取舍。
      景天终于反应过来,黎隽是看明白了局势,既然玩阴谋诡计玩不过,拼绝对的党派力量也拼不赢,索性跟黎洛一起在华元帝面前刷起了好感度。
      不得不说黎隽很有想法,经受接二连三的败势后,以残破的羽翼跟平稳飞行的黎洛拼了个不相上下。
      黎隽不动作,他们可以有动作,景天讲课时提点了黎洛一番。
      “十一殿下,你可以时不时的暗示陛下,你的四皇兄,是为了皇位才耐着性子陪陛下的。”
      黎洛会意,道:“我其实一直都在暗示,按照老师的说法叫心理暗示,一点都不明显,但只要有机会爆发开来,父皇就会认为那是事实。”
      “虽然这本来也就是事实,但表面看上去只是因为父皇病重,一向冷心冷情的四皇兄才去照看父皇的。”
      景天赞赏的看了黎洛一眼,“不错,那臣就给殿下送个爆发的契机。”
      黎洛不知景天所说的契机是什么,但他只需等着便是,该与他说的,景天自会与他说。
      景天设法将黎隽以不变应万变的计划透露给七皇子黎勋,让黎勋也去华元帝跟前找存在感。
      六皇子黎裕基本已经放弃夺储,正在准备后路,黎勋却卯足了劲不愿退出。
      只需要将黎隽的打算告诉黎勋,再看华元帝的态度,黎勋一定不会放任不管。
      同为华元帝的儿子,既然你们能这般讨华元帝欢心,为何我不能?
      黎勋果然不负所望,得空便往华元帝跟前凑,甚至与黎隽抢着照顾华元帝,而黎洛此时则默默退开。
      如此一来,黎隽与黎勋显得十分刻意,与黎洛委委屈屈的真诚面孔形成强烈对比。
      华元帝莫名烦躁,“你们走吧,朕有宫人伺候,小十一留下陪朕解闷。”
      见华元帝开口赶自己,黎隽心中一急,“父皇,十一年纪小,又有功课要写,整日陪父皇只怕精力不足,不如让七弟领十一下去,由儿臣陪着父皇就行。”
      黎勋立刻反驳道:“那怎么行?十一弟与四皇兄照看父皇大半年,如今也该轮到臣弟尽孝了。”
      华元睇着二人的笑脸,眉头微不可查皱了皱,他实在没有精神看皇子争宠。
      黎洛上前轻声道:“四皇兄,七皇兄,父皇需要静养,不如你们二人照看父皇,十一自己走,请二位皇兄切记,不要大声说话,提醒父皇按时喝药,莫要让父皇受凉……”
      听黎洛小声告诫二人各种事项,华元帝长叹一口气,到临了,才知道到底谁才是真心实意。
      身在皇家,明知道不会得到太多真心,当下的情形却还是让人心中悲凉,微微刺痛。
      高处不胜寒,回顾生平,一生处于权利漩涡之中,入眼的,皆是利益纠葛,无几处暖意。
      “走吧,都走吧,朕想静静。”
      三人退出紫薇宫,各自相看一眼。
      黎勋面沉如水,这个计策根本没有什么大用,唯一的用处大概是打乱了黎隽的计划。
      黎隽透着狠厉,黎勋坏他大事!
      只有黎洛,满面天真无邪,让人看了火大。
      黎洛不甚在意,笑意盈盈跟自己的两位皇兄道别,悠哉悠哉回了临乾宫。
      景天心里松了松,这样一来,黎洛稳稳占住了上风,加之他有意透露不少政策都是黎洛提出的,朝中不少中立派隐隐有站队之势。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景天懂得炒作,半夏有往返全国的车队,是一条现成的信息传播途径。
      不过一年时间,在景天的运作下,黎洛的名声渐渐传开,受益的民众口口称道,把黎洛说成百年难遇的神童与救星。
      景天没有忘记把自己加上,让自己的名字伴随将来的国君,让世人都知道他是国君的良师益友,于国于民居功至伟,以防将来兔死狗烹。
      不是景天不相信黎洛,而是景天不相信人性,人性太难以捉摸,他更喜欢未雨绸缪。
      除了与景天交好的官员之外,黎洛本身也获得不少追随者,两厢叠加,朝中形式一边倒。
      黎洛着手每个皇子都会做的事,排除异己,借故把华元帝身边的秉笔太监换成自己人,免得黎勋使阴招。
      若是其中有人愿意改变立场,黎洛也不介意收下,并非要赶尽杀绝。
      誓死追随黎隽或者另外二人的官员则多数外放,如果有真才实学,就等尘埃落定后再调任回来。
      黎洛遵循景天的教诲,没有愧对他的盛名,抵制残暴不仁,立志以德服人,就像他的老师一样。
      看着黎洛的成长,景天彻底放下心来,就算华元帝最后没有定下太子人选,黎洛登基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除此之外,景天喜上加喜,小玉白才两岁多,他与半夏又迎来了第二个小生命。
      半夏怀孕,王氏笑得合不拢嘴,整日念叨没有愧对祖宗,百年之后面见列祖列宗也面上有光。
      景天摸着半夏的肚皮,“老天保佑,咱们生个女娃。”
      半夏拍掉景天的爪子,“你是有多喜欢女儿?娘念叨让我生个男娃,你却想要个女娃,我该如何是好?”
      “你生的我都喜欢。”景天又把爪子放回去,半夏圆滚滚的肚子景天都觉得万分可爱。
      每次半夏生产景天都觉得备受煎熬,但好在这次时间比上次短了不少,他如愿以偿有了个女儿。
      景天喜上眉梢,抱着皱巴巴的女儿凑到半夏身边,“咱们有闺女了,取个什么名字?”
      “叫玉蕴吧。”
      “好好好,咱们有小玉白,还有小玉蕴。”
      景天突然想起一茬,道:“等等,蕴字不好写吧?”
      当初半夏给小玉白取名为玉白,说是好写,怎么到闺女这就是个笔画这么多的字?
      半夏有些虚弱,扯了扯嘴角,“女儿用不着经常写自己的闺名,好听就行了。”
      “那也行,听你的,你好好休息。”景天看着怀里的小豆丁,总觉得眉眼不太像半夏,反而比较像他。
      景天默念是错觉是错觉,都是因为孩子没长开,看不出个什么来。
      小玉白长得像半夏景天觉得挺好的,反正很好看,但闺女像他可能就不怎么柔美。
      景天正抱着自家闺女发呆,门外秋霜急急道:“老爷,宫里来人了,是位公公,好像有急事。”
      景天心中一惊,大概能猜到是什么事,华元帝比预期活得久,多出来一年有余的寿命,但终究没太大差别。
      “李大人,快随咱家进宫,皇上病危。”
      景天一路赶到宫中,紫薇宫前跪了密密麻麻的人,混吃度日的烨王也在其中。
      景天被告知华元帝已驾崩,就在三刻钟之前,那时景天还在家中迎接小玉蕴的降生。
      景天忙跪于前方,与其他几位阁臣并肩。
      黎洛和数位公主跪在最前方,秉笔太监手捧华元帝遗旨,对众人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十一子黎洛天资聪颖,品性仁厚,能慈爱子民匡扶社稷,故为储君之选,适时继位,众卿佐之,钦此。”
      “儿臣接旨!”
      黎洛双手接过明黄圣旨,稚嫩的面孔透着坚定,此生,他不再是十岁亡魂。
      黎隽与黎勋死死看着黎洛手里的圣旨,恨不得抢过来填上自己的名字。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黎洛有朝中大半朝臣支持,武官因为李全的平武政策,几乎都愿意支持李全,无论文来武来他们都无可奈何。
      皇家葬礼盛大,举国哀悼,按例,除了皇后之外,皇帝的无子宫妃都要殉葬或是守陵,为新君清空后宫。
      晟妃是黎洛的母亲,直接成为太后,此事便与她无关。
      黎洛下旨废除这一惯例,只是将华元帝留下的宫妃送到尼姑庵。
      华元二十年,春,华元帝黎韶驾崩,享年五十一,葬于城东皇陵,号全宗。
      同年,夏,华元帝十一子黎洛登基,年号天元。
      与以往不同,以往新帝登基普天同庆大赦天下,但天元帝说不能因为喜事掩盖罪恶,该惩罚的罪犯一律惩罚,绝不姑息。
      听闻此事,半夏怀抱小玉蕴,望着景天笑,“这就是你教出来的新帝,我只想说做得好。”
      景天一挑眉,“多谢夸奖。”
      登基大典第二日,黎洛在朝堂上当场将三位皇兄封王,没有封地,没有实权。
      黎裕松了口气,黎隽与黎勋则有些不敢相信,他们都觉得黎洛继位后会第一时间收拾他们。
      封王也许只是面子工程,指不定暗地里找机会算计他们,一直提心吊胆。
      黎洛不再理会此事,看向下首身姿挺拔的景天,示意身旁的太监。
      太监扯着嗓子道:“东阁大学士李全出班听旨。”
      景天出班站在殿中,只听尖锐的声音响彻凌霄殿。
      “东阁大学士李全,为国君恩师,于国有恩,于君有恩,赐正一品太傅头衔,赐太傅府,钦此!”
      “臣接旨!”
      “御笔授意立天工局,东阁大学士李全为最高执行者,广纳天下能人异士,开发研究诸多便利,钦此!”
      “臣接旨!”
      景天在朝堂之上接了两道圣旨,一道是嘉奖,官居正一品,走到了此生的人生巅峰。
      一道是黎洛听取了他的想法,创立天工局,招揽所有有想法有能力的人。
      他会将所有思路画在纸上,无论是电力或是汽车坦克,争取早日研发,造福人类。
      反正他还有几十年可活,总能出一两样成果。就算有生之年无法研究出来,也算是为后人奠定了基础,没有坏处。

第157章 人生巅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