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章 奶奶也是圣贤[1/2页]

朕不吃这一套 遍地沧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朝会上,刑部尚书闵?启奏,汇报了京卫武学的处置情况。
      在京的山长、教授、训导、斋长、武生等人,已经全部缉拿归案,今日就开始审问。
      外地的,已经行文各地,着令收到公文之后,即刻拿捕,解送京城审理。
      刘健启奏,按照内阁昨天商议的方案,拿出了对武学负有监管责任的兵部各人的处理意见。
      朱厚照当即照准。
      兵部尚书刘大夏年高致仕,予以恩准。加赠太子太傅衔,以示圣恩。
      短短几天之内。两位尚书接连致仕,武学事件一大批人受到惩处,在百官心里引起巨大反响。
      一股紧张情绪,在人们心中蔓延,没有人再敢小瞧皇帝。
      这两天以来,人们对朱厚照的称呼,都开始转变。
      以前很多人背后都叫小皇帝,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叫了。大部分人,开始规规矩矩叫皇上。
      兵部主事,平倭使加左佥都御史王守仁和浙江海道使、平倭将军陈达联名启奏。因为水师兵力不足,战船短缺,目前就开始平倭,力量不足。需要打造战船,招募水师,加以训练之后,才能对抗倭寇。
      因此,请求皇上把平倭之事延缓一年。等水师整顿完毕,再行平倭之事。
      两人这个观点,立刻得到不少人附议,刘健和谢迁也加入了附议行列。
      朱厚照无奈,只好同意延缓平倭。不过,给了王守仁另一个任务,择期去西南,平定那里的土司边民作乱。
      平倭延期,让那些跟东南沿海豪强有利益关系的人,松了口气。
      平倭之事刚刚开始,就遇到重大挫折,不得不延期。
      这件事人们本来就普遍不看好,现在更加印证了他们的看法。
      很多人以为,延期平倭,不过是一种体面的说法而已。实际上,平倭计划已经流产,像以前一样,最后不了了之。
      这当然是朱厚照和王守仁、王华故意放出的烟幕,目的就是麻痹对手。
      实际上,平倭计划不仅没有延缓,而是正在暗中加紧推进。
      朝会结束之后,朱厚照就回到禁苑。
      唐寅和杜伟仁已经在这里等候,李宽也在一起候驾。
      “昨天让太后打板子啦?”
      朱厚照笑着问道。
      “都怪唐寅说话不小心,该打。”
      “是该打,今后长点记性,太后可不象朕这么惯着你们。李宽,今日起,朕命你为推广使,负责玉米、番薯种植、培训、推广事宜。”
      “良乡皇庄,便作为玉米、番薯种植之地。没干过无妨,朕会教你怎么做。提督禁苑太监,仍旧保留。你可把禁苑一些事务,交给别人去做。”
      “奴婢遵旨。”
      李宽办事稳重,人也比较正直,是朱厚照比较信任的人之一。所以才把这个重任交给他。
      在北方推广玉米和番薯种植,正常情况下,其实应该交给内阁去做。内阁组织地方官府来推进此事。
      但是此事意义重大,朱厚照对地方官信不过,怕他们不重视,乱作为,把事情搞砸。
      虽然他可以追究责任,但是耽误的时间和失败的影响,是难以挽回的。
      所以,他宁愿自己亲自推进这件事情,必须保证一次成功。
    

第54章 奶奶也是圣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