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一十五章 贺岁档的碰撞[1/2页]

光影大玩家 疑似风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原时空《风声》在道具上花了不少钱,甚至为了还原历史实物,还特地去美国借道具。
      但到了程玉安手里,这笔钱就省了不少。
      不过,《风声》毕竟是年代戏,在程玉安的要求下,服化道都力求还原当时的风格。
      程玉安带着剧组又是翻阅史料,又是实地探访,还去博物馆借人家的馆藏来仿制,这活儿可一点都不轻松。
      程玉安这边忙的脚不沾地,时间悄悄进入12月,来到一年中最重要的档期——贺岁档。
      陈开歌导演的《梅兰芳》打响第一炮。
      也不知道总局怎么想的,《梅兰芳》本来定在12号,结果突然提档到4号。
      这一通操作打乱了院线的阵脚。
      但陈开歌牌面依然有,首映下午6点黄金档开场。
      第一天到凌点6小时的放映时长,全国收550万,到第二天5号,首映结算950万,首映日票房合计1500万。
      成为本年度最卖座的文艺片。
      那个拍《霸王别姬》的陈开歌又回来了?
      闹呢!
      这次《梅兰芳》的差评发酵得比《无极》还快。
      首映观众一出电影院就开始吐槽:“青年梅兰芳与十三燕斗戏,梅兰芳开启他的时代这段戏,简直是完美。演员、节奏、故事、人物、意蕴着着都在点上,画面精美,尤其是戏园子唱戏的场面,很有当年《霸王别姬》的感觉,让人感觉京剧实在是太美了。”
      “看了《梅兰芳》第一部分时,觉得真是没白买票,想着陈凯歌终于拍了一部好电影了。可是,这种感觉停留的时间并不太长,黎鸣版的梅兰芳现身时,节奏、情节开始拖沓无聊起来。”
      “论扮相黎鸣倒也不太差,文质彬彬,跟我们想像中的梅兰芳蛮接近的。但是,他除了一张看不出表情的脸和压着嗓子外,毫无吸引力。”
      “章紫衣饰演的孟小冬出现,场面稍微活泼了些。黎鸣和孟小冬分别后的哭戏,还有日据时代,梅兰芳蓄须宣布罢演,含泪倒在发布会上,都打动了观众。可是,这些点滴的感动,挽救不了整体的失控。”
      “邱如白(孙洪雷)和梅兰芳开场时有一点断背的感觉,到了后面就完全看不出来了,他们好像就成了工作关系,‘情没表现到位。”
      “陈虹演的福芝芳,找孟小冬劝她离开梅兰芳那场还行,但和找上门的孙洪雷的吵架,大哭大叫的像个泼妇。”
      观众最不满的,便是陈开歌的“庸俗化”倾向:“梅兰芳和孟小冬只要对戏,就是唱《梅龙镇》(《游龙戏凤》),这段戏唱词很庸俗,很意淫。为了取悦观众,陈开歌简直是自降格调。”
      要不说现在观众不好骗了呢!
      要想重现《霸王别姬》的荣光,索性把审美拉到顶多好,偏偏又这样扭扭捏捏。
      所以,陈虹大姐,能让你爷们别插手剧本吗!
      不动剧本的开歌导演还是个好导演。
      程玉安一点都不关心《梅兰芳》,他现在在《叶问》的首映现场。
      “这个剧本是公司为甄子弹量身定做的。”上台吹呗。
      有记者旧

第两百一十五章 贺岁档的碰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