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五十二章 《让子弹飞》[2/2页]

光影大玩家 疑似风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配合牧之远去的寂寥背影,特别戳程玉安的泪点。
      江文从来没在公开场合解读过《让子弹飞》的政治隐喻,程玉安也不想过度解读,但他就是会把《让子弹飞》的故事放在另一个人身上。
      电影放映结束,全场起立,程玉安大吹口哨。
      《让子弹飞》一上映就引发了大讨论,都在解读电影的隐喻。
      “你们看了《让子弹飞》吗?太吊了。”连公司内部这几天都一直在讨论。
      “没看,我特么买不到票!”《让子弹飞》连黄牛票都有了。
      “咱们的淘票票不是包了二十万张票吗,你没去看?”
      “二十万张够干啥啊,第二天就没了,我没抢到。”
      “你说最后火车上站着的是谁?是师爷吗?他不是死了吗?”
      “老二是被谁给出卖的?”
      “有个问题哈,骑兵团马上就到,麻子就算拿银子买枪也不能这么快吧,给全城百姓发枪,那得是多大的数量啊。”
      “黄四郎虽然倒了,但两大家族还在,鹅城的百姓依然会在两大家族的压迫下继续苟延残喘。”
      热议之下,《让子弹飞》的票房如火箭般往上升,挡都挡不住。
      首日3000万,两天半过亿,首周4天17亿,五天两亿。
      期间或有一些积极分子的批评,比如央视的某个主播就在个人微博说:
      “充斥全片的脏话、血腥场面和性暗示把我这个普通观众折磨得只能提前离席。”
      “电影的吸引力也不是靠展示当众剖腹和把手放在女性敏感部位,更别说用山西话喊的下流语言,这些只能让观众感觉极不舒服。”
      “但试问当一个孩子,尤其是青少年看了这些‘拳头加枕头的画面之后,是否会给他们正在成长的身心注入一股非理性的冲动,我很担心!票房重要,责任更重要!”
      又扯青少年。
      青少年可没你想的那么脆弱。
      11月16号国内上映的《生化危机4》又怎么说?
      《让子弹飞》的热映,让月初上映的几部影片排片大减,影响最大还是《大笑江湖》和《人在囧途》。
      两部电影没大牌保驾,就算在自家的嘉禾影院,因为看《让子弹飞》的观众太多,院线经理纵使想保《人在囧途》的排片,也不能罔顾市场规律,每天只留两个厅循环排《大笑江湖》《人在囧途》和《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因为有陈开歌的名头在,虽受影响,但市场占有率还是略高于前二者。
      然后,《非诚勿扰2》登陆了,首日强势砍下3300万票房,宣誓冯氏喜剧在贺岁档的强势地位!
      远程因为有37的分额在,把里面的女二芒果换成了阳雪。
      《让子弹飞》在这当口放出猛料,制片人马科说,拍摄的时候,自己跟江文因为广告植入的事大吵了一架。
      那段鸿门宴,有几个百年老字号的酒厂想做植入,每家都开到了千万,三家酒厂妥协,愿意一起出境,三人每人喝一种酒,这就是实打实的3000万。
      但江文不同意,说会破坏电影的节奏,“江文差点撂挑子不干。”
      两人闹掰,冷战了一个多月,期间都靠媳妇儿传话。
      为什么现在来说这个事?
      因为《非诚勿扰2》广告收入高达6000万,片中的植入不少于20家品牌,还有不少特写。
      这时候说这种话就是暗戳戳地说《非诚勿扰2》没有诚意。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明眼人看得出,这片子就是冯晓刚拿来搂钱的。
      程玉安进组拍戏没几天,又请了半天的假去了《非诚勿扰2》的首映现场。
      回来后就再也不请假了,一心一意在剧组拍戏。

第三百五十二章 《让子弹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