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国玺。
“这东西合该放进皇室国库的,”杜三思将那碎掉的一角玉收起来,有些疑惑,“怎会出现在这里?”
段三郎没说话,只是冷笑,脸上沉得像是可以滴出水来。
换做任何一个人在这里,都会被他那副样子吓得手足无措心惊胆寒,但杜三思只是疑惑了一下,便将那国玺收起来,上前蒙住了他的眼睛。
段三郎默了半晌,问:“你干什么?”
杜三思叹道:“不想笑就别笑。”
“我偏要笑,”段三郎一把捞住她的腰,要把人揉进骨子里似的,额头在她肩上用力撞了撞,深吸口气,“我往后每天都笑,笑得他们心惊胆战!日夜不安!”
杜三思:“……”中二少年。
罢了罢了,谁叫这是她选中的人呢?
她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像只树懒一样趴在他肩上,“……我们好久没出宫了,过两日出宫后,去酒楼好好吃喝玩乐几天,什么都不管,行不行?”
段三郎不以为意,“有什么用?”
杜三思道:“科学证明,吃饱了会让人心情变好。”
段三郎挑眉,抬头看她,眼眶红红的,偏偏还故作深沉,“科学是谁?”
“……”杜三思摸了下鼻梁,依赖般反搂紧他的脖子,有人说,被人依赖也是一种幸福,“科学就是我,酒家娘子杜三思。”
段三郎翻了个白眼,却没将人推开,还伸手拍着她的后背,像是在抚慰婴孩。
“重死了,还吃喝玩乐,当心哪天吃成个大胖子。”
段三郎低声说话,眼睛却不自觉看向那桌子上的锦囊,目光一闪,烦闷地撇过头。
“……明日去向父皇请安吧。”
……
次日,麒麟宫。
段三郎与杜三思站在桌前,御案后的天子合上奏折,认真地盯了他们好几眼,“朕方才没听清楚,你再说一次。”
说完还温柔地笑了一下,用一种隐晦而幽默的语气告诫道:“想好了再说。”
段三郎张张嘴,一对上那双如出一辙的凤眸立刻就像被针扎了一下,眼皮子颤了颤,咳了声道:“不就出宫走走……”
“嗯,”司马长风似笑非笑,目光危险,“是出宫走走,还是出城走走?”
似乎区别也不大。
杜三思汗颜,小心翼翼地帮忙搭话,“回陛下,王爷的意思是去郊外散散心,也不拘什么排场,三两日就回程的那种。”
司马长风幽幽道:“是三两日,还不要太医跟羽林卫跟随,外面还有樊城余孽游荡,城中还有士子学生意图谄媚巴结……你们真以为你们可以去散心?怕是走不过三个时辰,就要‘偶遇三十个学生。”
杜三思愕然,她只以为故人对不出闺阁的女子会这么趋之若鹜,对男子也……这样?
寻常男子自然不会,可段三郎是宸王,是权利,是通往天子御驾最短的途径,并且没有参与朝堂政务,跟他结交甚至算不上攀龙附凤,更甚者,他们还有现成的光明正大的理由。
——王爷慈孝,王妃巾英,文人骚客,自当拜服。
“行了,”司马长风没好气道,“你们出宫可以,但在京师清平之前不准出城,这城里内外未必安全,也不准丢下太医。”
他顿了顿,一沉声道:“这是命令。”
无奈,话说到这份上,两人也不好再讨价还价,只得点头离开。
出宫之后,皇城之外,早有一辆马车在外等待。
周家兄弟有些焦急,三个孩子甩着小腿跳下马车,惊喜地看着他们。
杜三思心下一暖,“走吧,回家。”
段三郎笑了下,余光看见一旁酒楼上端坐的人,神色微暗。
西晋十一年八月底,京师大考,殿试出三甲,打马游街的状元郎风光无限,芸芸百姓喜笑颜开,似乎几个月前的风声鹤唳已经遥遥远去。
九月,边关传来战报,狼王败吐蕃,吐蕃王降。狼王南进,收复失地,次月回京述职。
一场迟到很久的生日宴会在宸王府置办,段三郎筹备了一岁的贺礼也终于得见天日——他在京师之中为杜三思建造了一个酒坊,傍上了皇商的标识。
三娘酒楼就此成了西晋的活招牌,杜三思的名字再度流传于大江南北。
十一月,天子寿宴,庆功大会,万国来朝,京师又复热闹非凡。
而此时,于京师上下谣传的某些话语,随着慕容之死、罪岳之疯,终于逐渐烟消。
转眼,就是杜三思替段三郎守孝第三年。
三个孩子于国子监内读书又一年,下场做考,得三童生。段三郎欲在酒楼大摆流水席,被杜三思拦住,这种事情自然要低调才好,伤仲永之事可不能发生在她的弟弟们身上。
杜三思想着是怕给段三郎招人眼球,若不然,只怕朝臣之中又有人要弹劾段三郎奢靡无度——这已然不是第一次。
没了司马岳,那些朝臣似乎就将目光转到了段三郎身上。在他们的眼中,段三郎的霸道比之罪犯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直接的证明便是在太子回京的次日,段三郎打了太子一拳。
此事虽然隐蔽,但终究还是传了出来。尽管天子与东宫都不计较,可朝臣不能不计较,说段三郎恃宠而骄者不在少数,甚至有人说他觊觎皇位也不在话下。
段三郎闻风,极不开心,直接进宫去告了那弹劾自己的言官一状。
“这家伙在酒楼里说自己娶了两个妻子,我西晋是有三妻四妾,可正妻只得一位!此人自己家风不正,也好意思骂儿臣?儿臣不服!”
&nb
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里红妆绕京师(结局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