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龙观坐在应天府城东二十里的华阳山中,原先叫作玉堂观,是个式微凋零的小道宫。
十五年前尚是皇子的陛下被前朝乱军围捕时藏身于此躲过劫难,民间就纷纷传言这玉堂观有龙兴之象,加上皇帝御极后极受圣眷越发兴旺,年节间的布施就和观里储了金山银堆似的,渐渐被叫作兴龙观。
观中讨巧有棵古槐,也不知哪岁起有在此捡颗槐豆吃了的,此后家中人丁兴旺;也有诚心祈求的,招财进宝,所以香火数年不断。
除开这些,紧要的是槐树字合鬼,有魂归之意,能?}灾祈福,盛姨娘不顾大病未愈匆匆赶来也就为了这个。兴龙观里的黄冠见人下轿,先引着去三清道宫拜了,再命仙客将闲杂人等让开,再请去那能通神明的古槐下。
随行的婆子丫头不近身,恐不知情的男香客误闯冒犯了清誉,就在各处路口守着。卿妆分得个杳无人迹的后山荒凉地,雪松掩路,雾茫茫的,偶有打醮念的经文声随风来,也不叫人?得慌。
她掖着袖子寻棵清净的地方养神,时不时瞧瞧荒僻的小道,挨过两个时辰也就罢了。
只是能得遇卫应没料着,寸劲儿都使在了节骨眼上。
今日卫应换下燕服,一身?丝大独科花绯袍公服,戴平翅乌纱,着玉带黑靴,极为庄重;不仅是他,尚有穿十来位身穿绯袍的肃穆官吏不远不近随着,个个敛气屏声,连落脚都格外谨慎。
都是四品以上眼高于顶的官爷,寻日活在百姓口耳相传里只受拜服,眼下如履薄冰的模样可谓罕见。他们胆战心惊地跟着,卿妆不便露面,隐在树后,无声磕个头也就罢了。
谁知卫应身边那少年察觉回了句,一行人都住了脚,卫应向她行来,好在那起官爷没敢獐头鼠目地瞧,低垂着眼老僧入定。
卿妆见着卫应一贯和煦的笑容,同小道上的一般栗栗,首辅大人的事行可不是好瞧的,她凛然俯身跪了,“奴拜见大人。”
“许久没瞧你行这大礼,”卫应顺手扶了把,“巧了,上这儿做什么?”
这爷儿威望凌驾于天顶,拨冗而来的正眼都
024章 挑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