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没钱说话都不硬气,江鹤今日忙碌家里的事不能出去,柳洛儿眸子转了转,想着家里没有土砻,反正是要回趟柳家的,不如借着机会问问二姐,看看她有没有什么法子,给支支招。
“哟,洛姐儿回来了?”
正想着,耳畔便传来妇人的声音。
柳洛儿寻声望去,原来方才一路思索已经走到了陈婶子家门口,只见陈婶子站在水井边上隔着院墙望着她。
“诶!陈婶子。”柳洛儿笑笑。
“都说姑娘不如小子好,我看这话说的也不对。”陈婶子笑笑,眼角皱起层层褶皱,“瞧瞧洛姐儿,出嫁才没几天就大包小包拎回家……”
见柳洛儿只笑不说话,陈婶子脖子往前探了探想要看清背篓里装的什么,奈何萧氏是个细心的人,怕路上颠簸谷子漏出来,特地在外头塞了一把稻草。
陈婶子见看不出什么,便转口谦笑道:“回门那天还看你大包小包的拎回家,今儿又是这么大一篓子,可见你家男人待你是好的,我说洛姐儿,以后你可是要享福哩!”
“婶子说的哪里话?要说享福村里谁人及得上婶子?”柳洛儿笑道,见陈婶子误解,她也没有刻意去解释。
回门那天村里人议论江鹤,其中就有陈婶子,她可没忘,不过她是见过陈婶子嘴皮子功夫的,大家又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必要撕破脸皮。
柳洛儿毫不吝啬道:“田姐儿嫁得好,人孝顺又得婆家宠爱,逢年过节那好吃好玩都用牛车装满一车给婶子送来,村里大伙可都看着呢,我这点山货,哪里还入得婶子的眼?”
“你这丫头,嘴甜得很。”陈婶子嗔怪一声,脸上的笑意加深,得意难掩,“行了,快回吧,婶子不耽误你忙活了。”
“诶!”柳洛儿点点头,拜别陈婶子。
陈婶子家两个孩子,大的姑娘叫柳田田,如今已经嫁人,小儿子叫柳意,如今也有十三岁了。
柳田田嫁得好,当时在中间搭线的是里正家的婆娘黄氏,听说那户人家是黄氏娘家的表亲,是在镇里开米粮铺子的,日子过得快活,又表明给十两银子的聘礼。
尽管这样诱人的条件,可当时黄氏在柳家村、十里坡等附近几个村子挑了许久也不见有几个合眼的,要不就是挑中一个,对方又不愿意的。
按道理说男方条件这么好,庄稼人都恨不得挤破头想把姑娘送去的,但后来才知,男方家里嫡妻刚咽气,为了延续香火才这姑娘嫁过去是续弦。
嫁过去做续弦,虽说不上委屈,但这名声到底是不好听,那些个心动的,又怕村里人戳脊梁骨,咬咬牙也就打消了念头,可陈婶子可没这么想,为了那十两银子,第二日便主动找上黄氏,说明来由。
黄氏见她和夫家一个村,家里又是知根知底的,且柳田田也算乖巧听话,这事便成了。
那段日子村里议论纷纷,可也没见陈婶子往心里去,拿着那十两银子红红火火过起了日子。
不乏有人说他们一家子铁石心肠的,可在柳田田回门之日拉回来整整一车的东西,旁人看着眼热,又悔当初自己没攀上这门亲事,时间一久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夫家的米粮铺子开在镇里,日常琐事虽多却不及在村中那样劳累,养了一阵子柳田田看起来倒真像夫人一般。
柳田田手脚利落勤快,模样也生的十分清秀,丈夫对她喜爱,公婆也稀罕的紧。
尤其是成亲不足半年便只怀了头胎,次年生了个大胖小子叫一大家子乐得合不拢嘴,此后在夫家的地位更是高了一层,夫家给她配了个打杂的使女,平日柳田田除了带孩子以外什么也不用做。
柳田田心里挂念娘家父母弟弟,逢年过节大包小包往娘家带,那些东西在村里人眼中看着多,实际在婆婆那一家眼里根本值不得多少银子,故而婆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的纵容反倒让旁人想得更多,心中便愈发羡慕,只恨自己当日估计面子舍了这么一桩好事。
旁人连连叹息,可回家看到院里自家的女儿又恨不得骂一声赔钱货。
久而久之,柳田田婚嫁一事在村中成了美事一桩,陈婶子一家日子过好了腰板也直了,逢到哪家嫁女儿娶媳妇的,总要对比一番。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能像柳田田这样熬出头的毕竟少,做人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来得实在。
柳洛儿叹息一声,加快步伐。
柳家在柳家村村尾,以前原本实在村子中央的,周遭的邻居都是后来家境好了,找里
第9章 渡河招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