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安荔浓和小伙伴们陆续开学了,安国邦也要回石河村去了。
      虽然很不舍,但安国邦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车离开,因为他放心不下石河村的人和事。虽然有安四叔看着,但安国邦还是不放心。
      从他当上村长起,石河村就是他肩膀上的责任。
      其他家长也不放心孩子,一再叮嘱,“一定要听小荔枝的话。出门在外,不要争强好胜,不要惹是生非,凡事能忍则人,能退则退。”
      “好好学习。”
      “钱不够了,就写信回家。”
      家长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叮嘱,全是不舍。但孩子大了,总是要飞远的,孩子能考到这么好的学校,是祖宗积德。
      在逛过学校后,家长们心里只有一句话:好好学习。
      回家后,也要逼着其他的孩子好好学习。
      “哎。”傻蛋长长叹口气,“以前,我总想离开家,最好就是离得远远的,一年回家一次,这样我妈就不能天天念叨我了。”
      小时候,傻蛋调皮捣蛋,今天下河摸鱼明天上山找鸟,天天不着家。在河里山里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更长。
      家长们上工辛辛苦苦了一整天,回到家最好饭还要站在门口大喊孩子回来吃饭,不生气才见鬼。
      生气了就忍不住想要教育,忍不住想要骂人,甚至想要藤条焖猪肉。
      骂了,打了,但孩子该干什么干什么,对于家长的教育是左耳进右耳出,压根就不往心里去,甚至还嫌弃家长念念叨叨。
      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孩子嫌弃父母太??隆
      家长希望孩子能赶快长大,这样就能体谅家长的辛劳和不容易。孩子也想尽快长大,不要被父母天天教育和念叨。
      很多时候,孩子宁愿被打也不愿意被念叨。
      但现在,真的离家远了,发现心口好像缺了一块,闷闷的,眼眶也酸涩酸涩的,难受却说不出口。
      突然发现有人念叨也是一种幸福。
      铁蛋也叹口气,“突然有些后悔考到这么远的学校来了。”如果在本省,节假日还能常回家看看。但,京市太远了。
      不仅需要时间,来回车费也贵了。
      “我不在家,我妈不能念叨我,肯定就念叨我爸去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夫妻关系。”
      安荔浓真的要笑了,“你这一脸舍我其谁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小荔枝,你说错了,他这表情应该是我不入地狱谁如地狱。”
      还真是。
      安荔浓翻个白眼,“铁蛋,你要脸吗?没有你在家里碍事,你爸妈的感情肯定迅速升温,然后再给你生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
      铁蛋赶紧摇头,“那还是算了。我妈说了,与其生孩子浪费时间,还不如多上工赚钱。”
      “然后给你娶媳妇用。”这是铁蛋妈常说的话。
      每次铁蛋不听话,铁蛋妈就站在院子里说自己多辛苦多辛苦,就为了给铁蛋积攒娶媳妇的钱。铁蛋家和安荔浓家是邻居,一点点风吹草动就瞒不住。
      安荔浓常常爬上杨桃树上听铁蛋妈数落铁蛋,念叨铁蛋不听话,不孝顺,不是好孩子。
      铁蛋不好意思的揉揉鼻子,“没有我在家捣乱,我妈肯定不习惯。”
      ......
      家长回家去了,小伙伴们的情绪都不高,闷闷不乐,想家,想家人,也想石河村的大河小溪,想石河村的山岭草坡。
      安荔浓冷哼一声,“有时间和精力悲伤秋月,还不如帮我搬家。”安荔浓要把刘华房子里的书和其他东西统统搬到安呈留给她的大房子里去。
      把房子里的东西搬走后,刘华也能找个好女人结婚生子。最重要的是,她想要看什么书,也不需要再跑一趟刘华家。
      莫老太回京市后,安荔浓曾让她去给刘华妈看眼睛,但结果不尽人意。哭瞎的眼睛,最难治疗。
      幸好,刘华妈心胸豁达。
      “周末,统统来帮我搬东西。”
      小伙伴们彼此对视一眼,“好。”安荔浓的书,他们也能看。为了看书方便,小伙伴们也希望尽快把书搬回来。
      书放在刘华家里,小伙伴们想看不是很方便,需要一趟一趟的跑。小伙伴们和安荔浓一起长大,也和安荔浓一样爱书,爱看书。
      曾经觉得读书没用,还不如下河摸鱼的小伙伴们已经明白读书能改变命运。平时,有事没事就多读书。
      小伙伴们喜欢的书各不同,而安呈的藏书囊括了各个方面,各个专业。张川甚至说,某些方面的专业书籍,安呈的书房比学校更全更多。
      安荔浓曾经想要过捐赠的,但想到英年早逝的安呈,又不舍。最后只同意把某些已经绝本的书拿出来翻印、复印。
      张川不止一次的庆幸,安呈提前把书藏了起来,很多书都是有钱难买。很多时候都这样,失去后才想要珍惜。
      “接下来,忙着呢。我在郊区的两套房子也想拆掉重建,需要你们帮忙。还有我老师的坟也需要修整......”
      安呈的坟太简陋了,肯定要修整的。
      很多事呢。
      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上学。
      张川知道安荔浓想要给安呈修整坟墓后,也主动说要帮忙,即使没有时间出力,也要出钱。还有赵平、顾敬业等人也愿意出一份力。
      也不知道上面怎么想的,竟然主动把安呈坟旁边的地统统划给安荔浓,让她给安呈修坟,建博物馆。
      至于那片地涉及到的人和其他坟,相关部门主动帮安荔浓处理好。
      安荔浓也不客气,有人送地还处理好后续麻烦,她当然高兴了。
      有了地,其他就容易多了。
      赵平听说安荔浓要建安呈博物馆,把珍藏着的书信拿出来。
      一封一封,都珍藏着。
      赵平轻轻抚摸着信,眼眶通红,“我,哎。”
      “那些年......所有的信都在这里了。”从50年代开始,一直到安呈出事。
      “我对不起他,也对不起他的父母。”
      赵平抱着信,呜呜的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
      赵老太太已经习惯了,只要说到安呈,赵平就红了眼,就忍不住哭出来。
      安呈的死是赵平心口的伤,无法治愈,轻轻一碰就鲜血直流。
      一共有三百多封信,赵平全部都保存了下来。
      其中有一封信异常珍贵。
      这是50年代初,赵平给安呈写信希望他能回国发展,安呈给他的回信,上面有一句话很让人动容我

373,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