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鱼是个财迷,明知道那些土豆长在深山,除了她很少有人去,就算去了也未必发现,可还是多留一日都不放心。
纠结的眉毛都在颤抖了,还是没想好明日到底是进山挖土豆,还是陪着她娘来做饭。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事明天再说吧。
想这些不如多思考思考她人生中的第一家铺子如何装修,合适开业,卖些什么。
自家现在做的两种瓜子不能拿到铺子里撑场面,因为它们年前的的售卖权,已经彻底卖给流云楼了!
出来混的讲究个诚信,虽然只是口头协议,可她夏鱼也认,那么只能另辟蹊径了。
西瓜子无论什么口味年前都不能卖,葵花子只要不卖五香味的都行,她还可以做椒盐味的、话梅味的,倒不至于断了货。
像什么五香蚕豆啊、黄金玉米豆啊、香酥黄豆啊都可以,当然像核桃、松子这些坚果也可以有,还有红枣、葡萄干、各种果脯都可以拿到铺子里来。
可问题来了,这些东西到目前为止大多没见过,去哪进货都是个问题,好在不论精通不精通吧,做法多少她都懂点,可原材料又要去哪里弄?
如今这里可没有批发市场或者超市,能够让她一站式购物,更没有方便的网上商城和可爱的快递人员,点点鼠标在家舒舒服服的坐等就行。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打脸的,所以她家铺子就算开张了估计前期也只能有瓜子和藕粉,以及黄金玉米豆和香酥黄豆。
瓜子只是换个口味,配方她有不是问题,黄金玉米豆的和香酥黄豆的原材料分别是玉米粒和黄豆,她家姥爷来时挑的担子里最多的就是它们,正好派上用场。
不够了还可以再买,反正两者都很便宜。
到时候薄利多销,应该会吸引不少人气,连带着瓜子生意也能好起来。
至于藕粉,她不抱希望于普通的顾客,实在是它的价格有些高。
桂花藕粉的定价可比大盘鸡酸菜鱼要贵的多,一方面是它好吃,一方面也是因为它难得,采摘难,制作难,产量少。
挖了一池子的莲藕,反复折腾得的也不多,五斤一坛子密封摆在墙根,总共也就不到五十坛子。为了做它又是麻布又是棉布,水缸、坛子都没少弄,捣碎去浆更是纯手工操作,废了顾清柏好大的功夫,两条胳膊都粗了两圈。
夏鱼当然不可能便宜卖了,只是太贵了又怕小地方的人买不起,权衡之后最终定价每斤一百文,且不二价,五百文一坛整坛卖不散称。
这年头猪肉也就十一二文一斤,听着确实贵了些,可这东西不压称,一斤够一个人吃好久,真正的有钱人也不会在乎。
她的目标客户就是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太太和孩子,所以对王家明日的宴席她抱了很大的希望。
有钱人家的客人必定少不了有头有脸爱享受还不缺银钱的,若是他们吃的满意喝的顺心,绝对有可能顺着找过来。
送走管家之后,夏鱼也不墨迹直接给余三付了定金,让他挑一百一十近左右刺少的的鱼,比如草鱼之类,明日一早送来。三十六条三斤不到四斤的鱼来。
他点的两份狼牙土豆,夏鱼直接那个盆子给他装了让他带走,两份是两碗,硬生生让夏鱼给他装了一盆。余三也是个只好歹的,没有再推辞只说明天送鱼时一起把盆换来。
他走后夏鱼就领着小荷溜达到了李记杂货铺,她没找梅娘,那女人她实在懒得应付,直接告诉李掌柜让他转告明天一早送三十六只三斤多点的鸡过来。
把用不着的那两个盆子还回去,王家相中的那种两种盆子夏鱼一样要了五十个,要的多每个便宜了一文,四文一个,还很上道的送了夏鱼一个最大号的盆子,正好可以用来的打菜用。
夏鱼又要了些盐和调料,付了钱也不用她拿,这边负责送货上门。
小荷照例抓着一把麦芽糖出来,出了门夏鱼也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去了布?,他们倒是不缺衣服,可姥爷那身衣服可不抗事。
补丁摞补丁就算了,只要保暖也可以,如今一早一晚的风已经很凉了,眼看着都快下霜了,夏鱼自己穿着两层厚实的棉布衣裳都觉得凉飕飕的,她家姥爷穿的竟然还是夏衣,简直不能忍!
她们一家子和柳氏都不缺新衣服,所以只需要给她姥爷单独买一身就行。
在布?掌柜的尽职尽责的推荐下夏鱼很快就选好了布付了钱,整整一匹,做两身都够了。
可临出门时才想起,她娘累了一天了总不能熬夜做衣裳吧,再说这回去路上做着牛车也冷啊。
思来想去,夏鱼觉得还是换成成衣吧,贵是贵了点可省事,掌柜的也不是个斤斤计较的,夏鱼看中了几种稍微厚实点的中等款式,价格都是一样的,老板同意随便挑两件缺的五文也不让补了。
不放心小荷一人在街上来回跑,夏鱼让她留下自己亲自回去把她姥爷拉了过来。
老人家当然不肯要了,更别提试了,可夏鱼是谁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掌柜的一边夸他有福气孩子疼她,一边无奈道本店所有东西无论是布匹还是衣物一经售出除非质量问题概不退货。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管你要不要衣服,银子都不退,僵持了半天才一脸心疼的妥协了。
不过他挑了一个男款一个女款,男款一看就是给年轻人的,女款是老年人的,夏鱼坚决不同意,姥姥大舅那有她呢哪轮得到他去省。
大手一挥,拍了一块碎银子,再来两身!
周老汉以一个老年人不可能达到的极限速度冲到柜台前,堪堪赶在掌柜的之前把银子抢了回来。
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正的亲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