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队是十个人一队,由两个士兵带队,他们身上都背着放置着液压钳,探测仪,类似千斤顶起重器的工具包。
在救援任务出发之前,他们这些志愿者需要登记信息,方便过后按照积分发放粮食和记录工作情况避免交叉。
槐中月和谢堂恩牵着奇迹跟着余音来到小队伍的时候,发现这个小队里竟然还有熟人。
一个是中午给他们打饭的士兵刘小四,还有就是严山和那个受伤孩子的父亲。
他们俩是一起来的,看到槐中月和谢堂恩都挺振奋的。
“恩人,你们也参加任务啊!哇,这是你们养的狗狗吗?好帅啊!”严山看到他们就十分开心地跑过来和他们打招呼。
那个男人则是上来感激地和他们握手。
在一番交谈之后,槐中月才知道为什么他们是一起到场的。
严山和这个名叫李彬的男人家里都只剩下一个亲人了,严山是剩下个父亲,李斌是剩下个孩子,两个伤患都是不能动弹不能劳动的那种人群,就算军队会给伤残人士发放粮食,可比他们参与工作的人那可少的太多。
“一顿只有一个玉米饼和一小撮榨菜,勉强不饿而已。”李斌叹了口气,“要是我们不出来工作,受那么重的伤吃那点东西怎么能够。”
但他们也没有抱怨安置点严苛或者是不近人情,反而都十分理解。
“整个城市都受灾了现在又联系不到外头,粮食又不像饥荒之前那样富足,他们(军人)也不容易。”严山显然是个很有同理心的大男孩,他叹着气:“我们还能吃的上有肉的馕饼喝上有菜有油花的大骨汤,我今天看那些在忙的军人们都只是吃点馒头或者是压缩饼干就接着工作了。”
他们吃得比他们好太多了。
李斌抹了抹眼角:“都是咱们国家的好儿郎啊!”
他自己有孩子,受了那么重的伤也是人救回来的,都是父母心,看到那些还稚嫩的军装面庞,他也不免想着这些孩子的父母心该有多疼。
“是啊……都是最可爱的人。”槐中月被他们三言两语也说得有些动容,不禁叹息道。
她发现自己似乎在天灾之后就变得越来越心软,但或许没有人能够看到在无力反抗的天灾下仍然努力生活,甚至为他人伸出手的一幕幕还仍然能够保持着钢铁的心吧。
他们一行人缓慢地走出了小公园。
到处都是废墟,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人,有穿着军装在指挥救援的,有脸上血泪一起淌这还在不停挖着废墟喊着亲人名字的,也有开着小电瓶到处运送物资和工具的。
现在路面情况不好,原本大家都嫌弃的小电瓶反而成了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槐中月就看到一个军人正在指挥着民众把共享电瓶车扫开然后运回安置点做交通工具。
“我们到时候问问能不能跟他们借一辆,这样我们就可以回去了。”槐中月眼睛一亮,附耳在谢堂恩耳边低声说。
谢堂恩笑着看了她一眼:“咱们房车后背就有一辆越野摩托啊。”
槐中
第162章 安置工作(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