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跪拜回道:“草民谢静妃娘娘隆恩!娘娘知遇之恩,草民没齿难忘!”静妃满意的点了点头,让彩清将褚长云喊到了静娴宫。自己说来也有几日不见他了,心里很是挂念。“长云参见母妃!几日不见母妃了,长云可是想念的很!”
褚长云稚气的声音让静妃一听便开心不已,将他搂在自己的怀里:“云儿,母妃也是想你啊!最近功课学得怎样?四书五经,都学完了吗?太傅教的还好吗?”
“回母妃,四书五经已经学完了,太傅现在在教儿臣素书。听太傅所言,素书是谋略第一书。多读书可以使人变得聪慧,今天学了整整一天。觉得着实不错,在儿臣看来,确实是一部经典!”
静妃出自官宦之家,自然听过素书。只是这一本书向来晦涩,很少人能够明白其义,全书皆是治国平天下之策略。
长云小小年纪便开始研习。静妃心里非常满意:“云儿,既然学了一天,那么就跟母妃讲讲你有什么感悟吧!母妃这几日在凤华宫,没有检查你的学习状况。对你现在的情况,都有些模糊了!”
褚长云挣开静妃的怀抱,恭敬地朝着静妃行礼,稚嫩的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经过一天的学习,我们现在学习到第二章,正道。
素书有云,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免,见利而不?得,此人之杰也。儿臣私以为,君子光明磊落,便可谓人之豪杰。儿臣在私下里时刻用这几句话督促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坦荡的人!”
静妃闻言,连连称赞:“不错,长云果真是学得不错,一看便知道是帝王之才!以后荣登大为,不仅是我们娘儿俩的夫妻,更是这整个灵昭的福气!好好的学习,以后有灵昭国的九五之尊,便是长云!”
褚长云眉头微蹙,一脸疑惑:“母妃,你何出此言?容华哥哥是当今太子,据太傅所言,也是一位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人。日后在他的带领下,灵昭国定会走向富强。儿臣也接触过几次容华哥哥,确实是以为高瞻远瞩、怀瑾握瑜之人。
灵昭国有这样的太子,长云有这样的兄长,是福分。所以,儿臣的愿望只有一个,就是能够在容华哥哥治理天下之时,能够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吉莫吉于知足,祸莫祸于多怨。这一点,儿臣与母妃共勉!”
静妃心里一沉,褚长云并未说错,可是却让自己心里特别不舒服,如果他没有夺位之心,自己这一切的计划,岂不是就要付诸东流,这是她绝对不允许发生的!看来,太子的老师,要换了!“长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你在读书的时候,也要多优点自己的想法!
今天你的表现虽然不错,但是母妃还希望你记住,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谦谦君子,太多的事情也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天真。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你先回去吧,母妃累了!”
“母妃的教诲,长云记下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锁心咒(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