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了一盏茶,递了过去,那蓝衫少年微微一笑:“辛年兄,此来有些冒昧了,我叫章绘,你我是丁未科顺天府乡试同年,辛兄解元之才,想必对我印象不是很深了。”
辛清纯一听这名字,就翻了翻白眼,心说我对你没印象,是因为那鹿鸣宴你压根就没去参加,跟我解元之才有毛的关系。
这章绘,乃是这次丁未科的第六名亚魁,有传言说是礼部左侍郎之子,那第三场乡试结束后就被一辆马车接走,此后再也没有学子见过他,鹿鸣宴也没有赶回来,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辛清纯一边言语间应付着,一边想,平日少听段无涯和罗然他们提及此人,但你好歹作为一个正三品官员家的公子,若要来这三棵树宴饮,应该不缺路径,随便从那条路都能找到罗然或者杜嘉的身上,即便是托人引荐到那清高无比的段无涯身上,也比陌生拜访我要好啊。
此次前来三棵树雅居,不提别人,也不攀关系,独独找到我的身上,这葫芦里,到底是啥药?
可是言语试探良久,这章绘总是不松口,只说大家都是同一科的举人,自己作为第六名亚魁,仰慕辛清纯的才华,那贴在贡院外榜墙上的文章,他家下人当时就抄了回去,他都认真看过,此次前来,纯是前来拜访解元公,交个朋友,并没有其他意思。
我信你个鬼。
你这来的路径就不对,既是同年,为何不递上名帖?这年代的名帖是有讲究的,作为客人拜访主人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的名帖交给门房,那名帖上啥内容呢?就是关于自己的一些信息。
比如说吧,辛无疾要是去拜访谁,名帖上怎么写?就是自己的出身和官职,比如说某某科举人、同进士出身、翰林编修等等,这样一来,主人接到拜帖,知道你的来历,就好相见了。
即便辛清纯尚年幼,倘若出去拜访不熟悉的人,拜帖上也会写上自己丁未年举人的信息,这叫出身;或者写上春江花月社社首,这也行,这个社会职务可不简单,起码那《春江花月集》现在已经风靡京师好久了,大小有些名气;再不行了,写上三棵树雅居主人也行,这要看特定的拜访对象是谁。
你我不熟,你又没有通过圈子引荐,好吧,那样麻烦一些,可若是你递上名帖,上面标明自己是丁未科亚魁,或者没有名帖,只要你对李少悔说出你是丁未科亚魁章绘,我不就知道了么?这三棵树雅居里,可不止我辛清纯是你的同年,段无涯罗然杜嘉等等,七八个总是有的吧。
如此,怎么不让辛清纯怀疑他的居心。
于是宾主二人没营养的话说了一箩筐,正经的没说几句,赶在午饭前,那章绘就告辞离去了。
一直到走出三棵树大门,他也没提出要见其他几位同年,这让辛清纯更加疑惑,当下也没有过多挽留,只是随口让了一下,便由他去了。
回到茶室,辛清纯兀自皱着眉
第108章 原来是同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