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辛清纯他们都来到三棵树为保定府一众学子送行,今天他们就要踏上返乡的路程。
其他省上榜的贡士,大都留在京师,为殿试做准备,保定府这一众人,因为距离太近了,距殿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倒不如先回去。
辛清旭也前来送行,毕竟大舅哥也在一众人之内,更何况他这次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得了这会试的孙山之位,下月殿试顺利的话,一个进士身份是有了,步入官场,也离不开一个个圈子,而这保定府的圈子,说起来还是四大铁的关系,自然不能轻易丢弃了。
离别总是令人感伤的,好在这一众人大多数会很快回来参加殿试,保定府又不远,离愁别绪,在这帮少年人心中,总是要轻一些。
王仁亮是要考完殿试才回去的,因此也参与到此次送行的队伍中。
这段时日以来,他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这个圈子。
此刻,他也得到了朝廷成立了新的计划司,隶属户部,而计划司的主官,就是辛清纯的父亲,辛无疾。
所以在返回三棵树的路上,王仁亮就一直跟着辛清纯,反复打问这计划司的一些情况。
是的,王仁亮对这个新成立的部门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这计划司的职能,若是发挥的好了,是能快速拉动帝国前行的一驾马车啊。
辛清纯心下一动,目前计划司刚刚组建,尚没有人手,这王仁亮若是似这般极大的热情,推荐给父亲,倒是无妨,父亲手底下有王仁亮这样的人才,自己一些方略,倒是可以通过王仁亮来进行施展。
毕竟所有的事情若是都与父亲沟通,总显得那么别扭。
于是,回到三棵树以后,二人找了一间清净的茶室,辛清纯将自己对于计划司的理解和商业中心的设想,细细的讲给了王仁亮听。
王仁亮认真听着,不时动笔记下一些东西,一双眼睛越来越明亮。
他已经认定了,这就是自己从政后的目标,人生追求的方向。
这两人,一问一答,或者一同在探讨某个问题,不觉间时已近午。
王仁亮越谈越激动,突然起身拱手说道:“辛兄,我要去蠡县一趟。”
辛清纯乐了,这真是个实干家,也有着自己清晰的思路。
“仁亮兄稍坐,我去跟父亲讨一个手令,你此去蠡县调研,虽有郑文君和鲁小明可以协助,毕竟也要蠡县现任县令的首肯和配合。”
接下来,辛清纯又将蠡县商业中心的情形细细说给王仁亮知晓,包括自己一开始的设想,建设商业中心的初衷,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措施,在招商大会中的一些成果和失败教训,毫不保留讲述给王仁亮知晓。
眼看着王仁亮记的差不多了,便带着王仁亮去寻自己的父亲。
辛无疾今日又去了翰林院,一来是对工作进行一个交接,与同僚进行一个告别,同时聆听自己座师张一丰的一些教诲。
见到从不来自己公署的小儿子带了一个儒雅学子来寻自己,心知事不
第148章 和羞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