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是阅卷日。
皇帝任命的八名阅卷大臣齐聚在宫内的文华殿,闭门深居,与外界隔绝。
这八名阅卷大臣,其实相当于考官。但是殿试的主考官只是皇帝,按说命题、阅卷名义都应该由他来完成,但实际上皇帝不可能亲自阅卷,需要由专门的官员来评阅,称之为“读卷”,因读卷的官员多选一二品大员,故称“读卷大臣”。
这全部三百份考卷,每位读卷大臣均须全部阅一遍,做出评判标识,标识为圈、尖、点、直、叉五等,‘圈为最优。
这些卷子评判完毕,按照标识的等级排名,拟好名次后迳报皇帝朱笔圈定。然后,在监试御史的督视下,由内阁中书用端揩缮写于黄纸之上,连夜在内阁大堂内刻制印刷,直到翌日凌晨,待印刷完毕,才解除戒备。
这次辅顾爱农,果然是排名首位的阅卷大臣。
能够入到保和殿参加殿试的,除了辛清旭,哪一个不是饱学之士,按说这等策论,应该看得赏心悦目才是,可是这次乾秉帝出的题目太吓人了啊。
《论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这等题目下,谁写起来不得战战兢兢?
就算是顾爱农,身为文华殿大学士、内阁次辅,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头疼了一会儿。
太吓人,这乾秉帝,不当人君。
出题的完全不顾套路,答题的结果自然是五花八门。
有通篇阿谀吹捧之言,简直要把帝王抬到天上去,这样的卷子,顾爱农看了就直接给个‘点或者‘直。自古以来,都是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你这把帝王的权力和能力抬到天上去了,我等内阁诸臣怎么办?
有通篇仗义执言之辈,将年前的雪灾和日食归咎于帝王之过,这样的卷子,顾爱农看了就直接给个‘直或者‘叉。你啥意思?沽名卖直么?这等小心思,在为官几十年,官至内阁次辅的顾爱农面前,根本不够看。这样的言论,于治国完全无益,徒增闹剧耳。
也有那通篇鼓吹帝王应该无为而治,将权力交给内阁和下臣的,这样的卷子,顾爱农沉吟一会儿,大部分给了‘点。嗯,你说的不错,写的也有道理,但是不能给你高分,有些事情,可以做,却不可说。
一路看下去,直看五六十份卷子,在顾爱农的笔下,还没有一人得过‘尖的评价,更何况是‘圈了。
毕竟是年岁大了,顾爱农看着看着,就有些累了,于是起身在殿内溜达几步,缓解一下疲劳。
接下来,顾爱农的阅卷速度就快了许多,毕竟能参加殿试的考生,不需要对文中遣词造句的能力有什么怀疑,拿起卷子,大致扫一眼这文中的倾向,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一路扫下来,直到看到辛清纯的卷子。
“实政陈,则臣下有所禀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视听不乱,无散漫飘离之忧,而治具彰;实心立,则职司有所默契,苍赤有所潜孚,意气以承,轨度不逾,无丛脞惰窳之患
第155章 抓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