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一个震撼,如此一来,在接下来的文斗中,蒙古使团这边无疑要占有很大的心理优势。
若是在手榴弹尚未研发出来之前,他们这番心思很大可能要得逞,毕竟在中原朝廷这边,六品以上的武官,仍然未扔下武艺,勤练骑射的,除了边军,在这朝中还真找不出几个人。
可是现在手榴弹已经研发出来,此时的乾秉帝,多少有了些底气。
当下乾秉帝允诺,随即起身,御驾亲临演武场。
这场面可大了去了,文武百官、朝中勋贵、鹰骑、内监、各国使团,呼啦啦的奔演武场而来。
演武场这里,英国公已经将一切都准备就绪。
偌大的演武场中,做好阅兵准备的鹰骑一卫已经将甲胄全副披挂,列队其中,军旗招展,煞是整齐威武。
明朝骑兵的制胜法宝,便是被称为四大利器的“软弓、长箭、快马、轻刀”。其中明长刀,长度达到了1.7米,但是其重量仅为2.5公斤,可谓之轻刀,这种刀在打磨之后可以如同镜面一样光滑,没有任何杂质小点,并且因为杂质少、打磨光滑,具备很高的防锈性能。而且明朝刀的结构合理,并且采用了精致的热处理和精良的钢材,所以明朝刀在重量不重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很高的强度。
轻便的刀在马上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依靠腕部力量进行灵活的单手挥舞,可以在马背上进行一些复杂的动作。马上交锋,胜负只在转瞬之间,谁能够更快的使用武器,谁的胜算就更大。较长的刀身则让腰刀即使下马作战依然有不俗的战斗力。
如今,明军的第五利器已经全部武装到了面前这鹰骑一卫,马鞍两侧,各悬挂了十枚天雷二号。
待到乾秉帝携勋贵和百官到来,与各国使团登上看台,便开始了比试之前的热身,演武和阅兵。
而此时,十名蒙古国的骑兵和十名中原朝廷派出的军官已经在两侧列队做好准备,只等演武阅兵结束,便要按照规则进行武比。
随着鼓声和激昂的乐声响起,鹰骑一卫的演武阅兵正式开始。
这一卫鹰骑一百二十人,十人一行,计十二列。
在旗帜的指挥下,这一队鹰骑缓缓启动,清一色的黑马踩着鼓点,嗒嗒地启动起来。
只见这队鹰骑训练有素,十二列鹰骑顺序启动,慢慢地小跑起来,先是围绕着演武场跑了一圈。
到了第二圈的时候,鹰骑开始加速,并且在马上做出了各种军事动作,整齐划一,煞是好看。
到了第三圈的时候,鹰骑开始变向,取出软弓长箭,向着演武场正中那一队草人包围了过去,场中的草人约有五百之数,在距离草人一百五十步时,鹰骑张弓搭箭,‘嗖嗖声不绝于耳,只一轮,便射的场中的草人草屑纷飞。
中原官员纷纷颔首称赞,那蒙古使团的众人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骑射,蒙古人可以小觑任何民族。
只见两轮齐射过后,鹰骑已经逼近草人五六十步,这时候,鹰骑一卫的首领一声呼喝,一百二十名骑士分为左右向草人包抄了过去,同时将软弓长箭收了起来。
就在众人以为鹰骑要取出那长一米七的轻刀的时候,一百二十名鹰骑却纷纷探身,从马鞍两侧将天雷二号手榴弹取了出来。
第168章 鹰骑一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