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0章 奉旨填词?[2/2页]

逍遥小衙内 山水第一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闹一番。
      皇帝请客,当然是少不了诗词互答。这也是每每皇帝请客时的常态。
      但是提到中秋诗词,就绕不开辛清纯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随着《春江花月集》以及传遍了大江南北,其豪迈和豁达的心境,用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试问这首词,谁能超越?
      怪只怪,辛清纯将这首词拿出来的早了。
      乾秉帝对辛清纯提起中秋请客的事儿,就是要告诉辛清纯,喂,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啊,朕要请客,届时百官齐聚,你可要拿出一些像样的东西啊。
      啥是像样的东西?当然是如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样的诗词了。
      又是奉旨填词。
      可是这奉旨填词是什么好活么?在辛清纯穿越前的上一世,也有一位奉旨填词的牛人。
      宋词人柳永,原名柳三变。擅作慢词长调,每为教坊乐妓所传唱,当时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谣。他常与歌妓来往,留连于灯红酒绿,徵歌逐舞。因功名未遂,曾作《鹤冲天》一首解嘲,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景佑间中进士。仁宗曾言:“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柳永从此益放浪形骸,逢人即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后人因以“奉旨填词”喻自我嘲讽,将错就错。
      李白也经常奉旨作诗,比如著名的《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就是唐玄宗下旨,让李白写杨贵妃的。
      自古以来,奉旨作诗,奉旨填词的文人,其实不少,可放眼整个古代,上下五千年,奉旨填词名气最大的,只有北宋著名词人柳永。
      乾秉帝吩咐了,辛清纯有什么办法,只好应下。
      谁叫你是翰林呢,翰林职位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作为皇帝的文学侍从。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意思是学习好了文才也罢,武艺也罢,最终目的都是贡献给皇帝,都要替朝廷出力。
      乾秉帝看着辛清纯默然应允的样子,不由得一乐,金口一开,对辛清纯言道:“算着日子,你与那高家女也快成亲了罢,好好做事,做得好了,朕不吝赐那高家女一个诰命。”
      这是乾秉帝口误么?要知道本朝的规矩,对官员家属的授赠,五品以上才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若是乾秉帝说授辛清纯的母亲李氏,那还说的过去,毕竟辛无疾是正四品的户部计划司郎中,可是辛清纯才是几品?
      这是不是暗示辛清纯,要给他升官了?

第180章 奉旨填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