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顾不得马车已经快要到家,掀开帘子,吩咐转道前往张府。
张府中,自己座师尚未回府,辛清纯在门房等候,有那机灵的下人,见到身穿绯袍的青年官员到访,不敢怠慢,悄悄报到内府去了。
没多大会儿功夫,一个俊秀青年自府内疾步走了出来,不是张进柘是谁?
张进柘来到府门这里一看,神色就是一喜:“辛贤弟,辛贤弟。”
说着,就把臂扶住了辛清纯的肩膀,欲请进府中。
辛清纯却是不急,站定后先是施了一礼,才直起身子说话。
这一下,就令的张进柘心中更加欢喜,心道父亲在翰林院蹉跎大半辈子,门生弟子无数,似辛清纯这般身居高位依然保持恭谨的,却是没有几个。
怪不得父亲时常将辛清纯挂在嘴上,你看人家都穿上绯袍了,依旧如同当年考取贡生后来府拜访时一般模样。
前文说过,本朝官员的官服,一至四品绯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
辛清纯这个从四品,虽则刚刚够上着绯袍的资格,在一般人看来,无疑是官员里高官的存在了。
张一丰这个翰林院掌院学士,才是正五品。
张进柘也不问他的来意,直接将辛清纯请进了书房,安排人取了好茶,自己亲自斟满,陪着说起话来。
这张进柘目前乃是国子监监生,早就有参加会试的资格,奈何张一丰总觉得他学问不够,认为张进柘的学识,即便是下场侥幸得中,也是垫底一般的存在,因此,已经是压了他两届会试没让他报考。
张进柘对父亲的意见,并无不满,他对父亲的学识,还是钦佩的,父亲既然说自己学识不够,那就再读两年书呗。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张进柘这个国子监监生,对辛清纯这个状元,还是心存敬仰的。
接下来俩人的话题,由张进柘主导,那就离不开学问了。左右不过是四书五经这些,虽说辛清纯自殿试后这些书再没翻过,奈何他记忆力超群,这些书又是熟读过的,兼之以他穿越者的身份,对许多经典的理解,都有着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独特见解,因此聊起这些,常常令张进柘大为惊叹。
聊到兴致高昂处,张进柘起身一躬,口称贤弟高才,请求辛清纯为自己留下一副墨宝作为鞭策。
辛清纯自无不可,忙起身表示不敢受礼,也不矫情,来到书案前,研了磨,平铺了纸张,提笔写下: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正要题写落款,身后传来张一丰的声音:“好,好一个书山有路勤为径,好一个学海无涯苦作舟。”
辛清纯慌忙回身,对张一丰行弟子礼。
张一丰哈哈大笑,也不来搀扶,看着辛清纯身上的绯色官袍,一手捻着胡须,一手负在身后,脸上的得意之情,简直要飞起。
有成语说,高足弟子,得意门生。那么什么叫做得意门生?辛清纯之于张一丰,这就是了!
第202章 故人来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