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令过去,把那几门大炮拖过来,本官要在这三山岛,试炮!”辛清纯扭头吩咐道。
修筑炮台的位置,辛清纯不会去指挥,正经是要听听巡检司巡检的意见,待他了解了大炮的射击距离和防守的范围,由巡检根据以往抗倭的经验,确定大体上倭寇的进犯方向,才好确定。
至于在这三山岛放置几门,也需要统筹商榷。
又过了一日,李少悔告知三山岛上的大炮已经布置完毕,辛清纯、潘国林、鲁小明及几位指挥使、莱州府诸官员一起来到岛上。
巡检司的官兵早已经整齐列队在此等候,面向大海方向,一排六门升级后的红衣大炮,半披着炮衣,泛着黝黑的光芒,看上去威武雄壮,有了这几门炮,官兵们都仿佛有了些信心,腰背都挺直了许多。
随着辛清纯一声令下,随军来的工匠和莱州卫、昌邑县巡检司的官兵一起上前,将红衣大炮的炮衣取下。
随来的工匠立刻上前,将尖头的炮弹放置到炮膛内,上膛点火一气呵成。
嗵嗵嗵,六门大炮齐齐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只见大炮冒出一股青烟,那炮弹早就飞到了远方。
三十里外的射程,可不是口头那么一说,潘国林等一众官员还看着,可哪里可能看的到炮弹的踪影?
好在,辛清纯潘国林等一众高官,配备了望远镜。
这射程,简直都把一众官员惊呆了。
工匠们把炮距调好,交给巡检司的官兵又试射了一次,只看的鲁小明眼里都泛出了光芒。
这等利器,这等超越这个时代的利器,带给身旁一众官员的震撼,是巨大的。
潘国林等举着望远镜,迟迟没有放下,内心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
巡检司巡检是一个三旬左右的汉子,把着望远镜,张大了嘴巴,迟迟不肯放下,老天爷,这是什么炮,威力居然如此之大。
潘国林放下望远镜,激动地对辛清纯说道:“国之神器,国之神器啊。”
一个望远镜、一个升级后的红衣大炮,无疑给莱州府的官员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若是倭寇再次前来,只凭着这几门大炮,就可以给倭寇以重创。
什么叫拒敌门外,只凭着这六门大炮,就够了。
鲁小明也拿着望远镜,此时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这等威力,已经超越了他的想象。
潘国林趋近前来,对辛清纯谄媚地笑道:“这红衣大炮,还有这望远镜,能不能给咱莱州府多备上一些?莱州近些年来饱受倭寇侵袭之苦,奈何兵备松弛,与之无奈啊。”
你也知道兵备松弛,这还不是你的原因吗?辛清纯心道。
但是这句话没有说出来,辛清纯只是轻轻地咧嘴一笑,不言。
开玩笑,来的时候,红衣大炮只造出来六门,望远镜虽说制造技术已经成熟,也只有不多的这些,凭什么都留给你莱州?
给了昌邑县,倒是无妨,昌邑县令,可是我兄弟。
第206章 三山岛试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