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3章 论功行赏[1/2页]

逍遥小衙内 山水第一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进了腊月,年就来了。
      不光是辛府,整个京师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今年的辛府格外的热闹,整个状元胡同,每日里都是车来车往。
      一府里三位老爷,哪一位往来应酬少了?
      户部两位老爷且不说,单说这将作监,即便算是一个边缘的衙门,但辛清纯怎么说也是主持工作的事实上的一把手,好歹衙门里上上下下一千零五十人,但凡自觉有点儿资格的,哪一个不得登门拜访?
      再加上翰林院、内阁、按察司的同事,还有同年,每日里接待就成了一个问题,还好身边有李少悔,帮着应酬了不少。
      反过来说,辛清纯要趁着年节拜访的人也不少。翰林院、内阁、按察司的上级,各部堂认为需要走动的高官、一些老师、同年等等,简直是忙个不停。
      是的,现在他是身着绯袍的从四品官员了,以前他不够资格登门拜访的官员,现在也必须得亲自上门了。
      这一天,辛清纯刚从王岩府上出来,迎面碰上了杜维。杜维见了辛清纯,也不急着进府,就在门口扯住辛清纯攀谈起来。
      二人虽在内阁的时候同事时间不长,但是彼此投契,并不因辛清纯离开内阁而产生疏远。
      杜维扯住辛清纯,是要通报给他一个消息。
      不得不说,自从离开内阁,朝堂上许多信息获得的时间就滞后了,若要获得最准确最及时的信息,杜维这里是一个来源。
      杜维要对辛清纯说的事儿,是三山岛大捷后的封赏事宜。
      明朝重军功,尤其是三山岛战役被朝廷认定为是大捷,这就非赏不可了。
      在本朝,军功如何评判?主要是看斩首了多少颗首级。
      通俗点儿说,就是杀死敌军一人(获得首级),官升一级或奖赏五十两白银。
      大概的路径如下:士兵五户四十户百户千户列将游击参将镇将副总兵总兵总督都督(左右)。
      颁发赏银的,一颗首级为五十两。由兵部功授司和职方司核实,在朝廷确认后由户部统一发放。
      当然,军功记取不会只是斩首一项办法,还有比如“先登”,“夺旗”,“斩将”等等一大堆名目繁多的奖励门类,以鼓励军士的战斗意志。
      这种制度,在建立之初,主要是针对北方蒙古铁骑建立的,而面对蒙古铁骑,若想得一颗首级,可是不容易。
      在三山岛战役中,红衣大炮共计击伤击沉敌船十三艘,俘获倭寇一百三十人。
      船怎么算?炮击或者坠海淹死的倭寇怎么算?
      这就不好说了,于是兵部功授司和职方司都拿不出合适的方案来。
      按朝廷制度,是只有得了首级才计军功的。
      可这三山岛战役是新生事物啊,以前哪里打过这样的仗?倭寇倒是经常来,那也是上岸之后的战争,倭寇上岸了,斩首一个算一个。
  &

第213章 论功行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