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8章 容易莫登台[1/2页]

逍遥小衙内 山水第一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鲁小明等的军功终于认定完成报了上去,只待乾秉帝御笔一圈。
      那么兵部是如何认定的呢?
      三山岛战役,击伤击沉敌船十四艘,俘虏倭寇一百三十人,这是大功,首功为鲁小明,官升二级,由正七品升任正六品。
      这不是主要的,这样的大功,升两级也不算什么,更何况鲁小明目前才七品,起点比较低。
      重要的是,鲁小明此次升迁后,任职的衙门给的分外重要,为松江府通判。
      明朝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说白了就是一常务副市长,分管粮食、水利、农业、畜牧和地方防务。
      话说回来,莱州,如何与松江相比?
      松江府是明代财政收入的重镇,与苏州府并称苏松,有着“苏松赋税半天下”的说法。
      鲁小明在松江府通判位置上过渡一下,一任松江府通判做下来,凭着资历,上可到六部任主事或者更高的官职,谋取更大前程;即便仍在地方任职,担任一个中等府衙的一把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没什么不可能,鲁小明京师有人啊,不需要别人,辛清纯和他这些个同年就够了。
      现在已经不得了,不信三年之后,这些同年和三棵树圈子里这些少年,还不成气候。
      由莱州府平度州昌邑县令,一跃到松江府通判,显然顾爱农是使劲了。
      鲁小明这一跃,蹦的不低。
      画面转回辛府。
      新鲜劲儿过去,辛清旭有些厌倦了户部的工作。
      这是啥?这就是作。在堂堂财政部担任一个处长般的职级,居然还盛不下他了。
      不知道是不是鲁小明的升迁刺激到了他,或者是他早就被弟弟的从四品职位刺激到了,这个新年里,人人喜笑颜开享受春节的快乐,只有辛清旭一个人若有所思。
      在京师苟着吧,他羡慕鲁小明的海阔凭鱼跃;去地方上任职吧,他有扔不下妻儿和京师的繁华。
      在这个朝代为官,若是父母在,官员是必须要把正妻留在家中尽孝的,何况,郑丹竹又有了身孕,跟随他长途跋涉去地方上任职,也不方便。
      乾秉帝此时正翻阅着对两场战役进行封赏的折子。
      眼见着没有辛清纯的名字,不由得愣了一愣。
      看看三山岛大捷的评功,再看看浒墅关大捷的评功,不由得嘟囔一句:乱弹琴。
      放下奏折,乾秉帝起身在房里转来转去,时而疾走,时而停下身冷笑。
      批还是不批?
      哪怕尊贵如一国之君,乾秉帝也有他的顾虑。
      ‘我亦是行人,我亦多愁累此身。
      终究是理智胜过了情感,即便是再不甘心,乾秉帝也只得返身,回到御案前提起朱笔,圈了下去。
      放下朱笔,乾秉帝长吁一口气:“乾秉一十一年,来了。”
      正月初六,春节后的第一个上衙的日子,辛清纯打着哈欠走出府门,扫了一眼,发现李少悔已经驾好了车在府门前等候,歉意地一笑道:“李哥,天寒地冻的,以后来了

第218章 容易莫登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