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颜宁一行人走近。
其中一个学子便迎上来。
“是送两位小弟弟来考学的吧?”
陆颜宁不答反问:“你好,我姓陆,我们对淮阴书院慕名已久,不知能不能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我们书院?淮阴书院是咱们麟州府最有名的书院,历届科举,淮阴书院可是出了不少国之栋梁。”
学子如数家珍,一个个天崇国名人脱口而出。
有两个还是先先帝和先帝时期的三公,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后来回流淮阴书院,当个挂名副山长,一年可能会过来授课几回。
既然教出这么多人才,肯定有过人之处。
而且有一个挂名副山长还健在呢,虽然年纪比老皇帝还大就是了,且已致仕多年。
陆颜宁朝老爷子使眼色。
爷觉得怎么样,我感觉不用参观了呢,靠谱。
靠谱是靠谱的,淮阴书院确实是因材施教的好书院,可它门槛高,在学业上他对两个孙子有信心,但也担心人外有人。
毕竟淮阴书院每年的名额就那么几十个。
而且淮阴书院有些个名额是可以拿银子砸的,不多就是了,大概三几个。
比如捐书捐建筑,或可得一个名额。
这些事陆归年都没有明说。
宁宁的生意才刚起步,这种无谓的银子他不希望她花。
以她现在宠爱弟弟的倾向,大有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陆归年比划着。
那便让他们考学试试吧,不管选没选上,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成,那,这位小兄弟,麻烦您了。御宇亭均,乖乖按哥哥说的话做,知道吗。”
学子递给陆归年一张需要填写孩子信息的问卷,便拎着纸带他们进去了。
陆颜宁闲得无聊,发现有些陪同孩子前来的家长,竟然可以进书院。
“?G,小兄弟,我看有不相干的人进去了,我们也能进来参观参观吗?”
“可以的,二位请随我来。”
“谢谢。”
陆颜宁想看教学区,学子便带他们到课堂外静听。
果然如爷所说,因材施教。
每个书塾的进度不一样,教学的节奏把握度完全不一样。
其中有一个书塾给她印象最深,夫子热爱提些稀奇问题,学子的答案也是各种千奇百怪,什么脑洞都有。
这,妥妥的未来发明家苗苗既视感。
为人方面,从帮忙招生的学子身上可见一斑。
进退有度,礼节周全,做事亦有条不紊。
进得淮阴书院读书,将来就算考不出太好功名,想来出来后也差不到哪里去。
陆颜宁陆归年越看越觉得这淮阴书院是个好地方。
然后陆颜宁就跟带路的学子唠嗑起来。
便也对淮阴书院了解更深。
院内教学区有十二个基本班,按地支划分。
特殊班两个,脑洞人才云集的,还有个相当于重点班的。一个叫北斗,一个叫七星。
而基本班的甲班就是重点班的预备役,表现出色的话,有可能提进重点班七星班。
陆颜宁对北斗班的人才最感兴趣,学子侃侃而谈,原来这些人有相当大一部分出学后,会选择在机关术领域发展。
比如守城的机关,农用工具,民间新奇娱玩,木牛流马等等,都是他们的前辈所发明的。
陆颜宁正听得有滋有味,突然被一阵喧闹打乱。
只见东门处有一个老头飞奔而来,身后还追着几个十来二十岁的青衫学子。
老头手里拿着的纸张飞舞,远远看去还有几分像纸鸢。
 
第55章 山长:女中豪杰 陆颜宁:我不是我没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