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连锁撞击[2/2页]

星河余辉 星宇科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时候会爆发一场不小的太阳风暴,相比于之前,已经是毛毛雨了,人类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太阳暴动,就算有些损失,也在承受范围之内。
      这条方案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是可行的,只是有几个难点,第一个难点在于如何找到合适的小行星,第一颗小行星很好找,可要产生连锁反应,就相当于一个齿轮组,每一颗小行星都要刚好在设计的位置。
      尤其是作为重要节点的谷神星,根据轨道计算,轮到它的时候,它刚好跑到太阳的另外一侧,和木星位置完全相反。
      当然,这一切对目前的人类而言都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小行星不在节点上,那就装上引擎去推动它,就算是直径900公里的谷神星也不例外,对于人类而言,大是大了点,但是这不还有40多年的时间吗。
      如果第一个难点不算难的话,那第二个难点可能就是这个方案能否实施的关键了,现在模拟行星撞击全靠大型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相比于电子计算机要强大无数倍,可在模拟天体撞击的时候仍旧存在一些偏差。
      这点偏差放在平常并没有太多影响,可这次不同,木卫一想要和巨型行星撞击,时间窗口仅有不到5秒钟,一旦不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两颗星体将会擦肩而过。
      而且这次是一个多星体撞击的连锁反应,每一次模拟撞击都会产生数据偏差,到最后一刻,这个数据偏差可能会被放大很多倍。
      偏差大的后果是人类无法承受的,科学家们只能不断的演算,调整,思考其中可能出现偏差的原因,在众多方案都被否定后,这条方案似乎成为了人类最后的希望。
      科学家们也知道,绝对不能吊死在这一棵树上,行星引擎的建造任务已经发布下去,但科学家们还需要找到更加稳妥的办法,最起码也要有一个相对靠谱的备用方案。
      也得益于这个方案的及时提出,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巨型行星的消息已经在民众中间传开,就在即将引发一场人类内部危机的时候,科学家们公布了连锁撞击方案的详细数据,这才让一场风暴止于初始阶段。
      末世纪84年开始,这可能是人类目前为止最为忙碌的一个时代,地球,月球,火星,甚至在海王星轨道,所有人类的基地都在24小时不停的全速运转,星舰,超大当量的核弹,激光天基武器一批又一批的被生产出来。
      末世纪85年中,在小行星带,第一次连锁撞击演练已经正式开始,工程师们将一台台大小不等的行星引擎固定在目标小行星的各处,调整好角度,功率,时间,然后赶赴下一颗小行星。
      另外一些工程师则开始对引擎进行进一步的调试,随着引擎的开启,淡蓝色的火焰直插天际,第一颗小行星相对于工程舰动起来了,强大的引擎硬生生的将这颗直径800多米的小行星推离了原来的轨道。

第2章 连锁撞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