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章 试验成功[1/2页]

星河余辉 星宇科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移民飞船出发后不久,小行星带的第二次大规模连锁撞击试验开始了,经过了几年的准备,尤其是小行星的精准建模,现在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有信心掌控到每次撞击的每一块碎片的运动轨迹。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详细的数据,才有了第二次的试验,为了让试验不对将来的真正连锁撞击产生影响,试验的位置经过计算,在未来刚好和木星处在对立面。
      工程师们再次踏上了小行星的表面,行星引擎早已经被运输舰拖曳到预定坐标,接下来就是工程师们开始安装了,由于这次准备充分,在机器人的配合下,工程师们很快将行星引擎毫厘不差的安装到了目标位置。
      经过几轮详细的检查确认,试验终于开始了,所有引擎同时启动,开始对小行星的位置进行调整,为了让试验数据更加准确,提升试验的成功率,试验区域的除目标小行星外,其它所有小行星都被清理干净。
      哪怕是芝麻绿豆大小的也要被清理走,在高速运转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小小的因素最终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很快,所有参与试验的小行星都被强大的行星引擎拖曳到了指定坐标,第一颗小行星开始动了,它顺着轨道方向开始了加速,50分钟后,它准确的命中了第二颗体积比他大两倍多的另外一颗小行星。
      撞击的瞬间产生了无数的碎片,经过科学家们的准确计算,被撞击的小行星并没有解体,只是损失了一小部分质量,但是它的速度却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接着,它继续前进,轨道按照预定计划偏移了一些,朝着第三颗小行星翻滚着飞了过去。
      这个时候,科学家们和计算机的强大之处就体现出来了,两颗小行星隔着十万公里,第二颗小行星以每秒50公里的速度前进,同时还保持着每分钟20转的翻滚姿态,半小时后,第二颗小行星却精准的使用自己的一角撞击到第三颗小行星,和模拟结果丝毫不差。
      几天后,第二轮第一次试验宣告圆满成功,经过十几颗小行星的连锁撞击,最终目标和计算误差的位置相差仅有不到10米,时间误差更是控制在了0.5秒以内,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
      试验还远远没有结束,这次试验的对象都是直径在50公里以下的小行星,而人类最终需要的是驱动谷神星去撞击木卫一,再让木卫一去撞击巨型行星,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谷神星直径900公里,木卫一更大,直径3600多公里,星体越大,不确定的因素就会越多,像木卫一这种天体,火山活跃,地震频发,这都可能对计划产生干扰,小行星可以更换,木卫一却是必须使用的。
      人类的力量无法搬来另外一颗等质量大小的星体过来,别说木卫一了,就连谷神星的加减速工程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透了脑筋。
      由于

第5章 试验成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