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中根本毫无作用,不仅时效性差,也容易受到干扰,所以不管是闪电卫士还是深空雄鹰,都需要人员登舰,同时配备电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这样即使量子纠缠消失,战舰也能保持战斗力。
末世纪125年,深空雄鹰舰队扩展到3000艘,这一年,巨型行星跑出了奥尔特星云,进入到太阳系内部空域,越过了海王星轨道,距离火星22个天文单位,根据轨道计算,5年后,它将准确无误的撞击到火星。
(第一章计算错误,巨型行星的速度应该是每秒20公里左右。)
这一年,谷神星经过多年的减速变轨,已经来到了预定坐标,其它小行星也全部就位,整个连锁撞击行动包括木卫一在内,共计13颗星体,除了木卫一以外,其它的星体全部经过了轨道变更。
末世纪129年初,巨型行星跨越了200多个天文单位,300多亿公里的遥远距离,越过了土星轨道,此时巨型行星的速度已经达到20公里每秒,再有一年的时间,它就将进入木星轨道。
时间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倒计时阶段,人们已经可以从普通的天文望远镜中看到土星附近多了一个清晰的亮点。
为了确保连锁撞击行动的百分百成功,这些年人类付出了无比艰辛的努力,撞击试验进行了不下百次,模拟试验更是进行了上万次,每一颗纳入撞击环节的小行星都经过了再三勘测,让小行星模型尽可能的精确。
就连最后一击的木卫一,经过多年的不间断扫描,加上中微子科技的进步,也建立了十分完善的数据模型,行动总设计师常宁院士已经宣布,他们有绝对的把握将巨型行星撞离预定轨道。
此时最忙碌的空域已经不是火星或者月球,而是木星轨道,在这里有2000艘深空雄鹰战舰24小时不停歇的对撞击发生空域进行巡视,超过一万台矩阵穿甲弹部署在附近空域,还有一万台天基激光武器。
就这片空域而言,这个阵势已经可以号称铜墙铁壁,滴水不漏了,之所以做出这种严密的部署,防御的对象只有一个,自然是北河舰队。
这两年,李正阳一直在木星轨道,巨型行星那硕大的身影再次映入李正阳的眼帘,雪白的冰川反射着冷光,让人看一眼就感觉到一股寒意。
李正阳知道,北河舰队一定会再来,他们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但是他们躲在那里一直是个疑问,这些年来,人类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寻找他们,可他们就像从未来过一样,一点点讯息都没有。
李正阳心里也有一丝侥幸,北河舰队不来自然是最好,这样无数的族人就能安然无恙,起码暂时没有危险,这些年经过太阳系内部移民工作,让人类在太阳系内的其它行星和卫星上开始生活。
这部分人毕竟只是少数,加起来也不到500万人,还都是以工作的名义召集的,相对于庞大的人类群体来说,这500万人只不过是零头。
第25章 时间飞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