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这次让大家集中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常规的打法肯定不行,刚刚祁旭东和张云飞的两个军700多艘战舰硬是没吃下20艘北河战舰,按这个比例,现在木卫一的2000艘对58艘,结果并不会好多少,所以要想一次性干掉这些北河战舰,还需要重新谋划。
另外,包括木卫一在内,13个撞击节点都需要舰队保护,尤其是那11颗小行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精雕细琢后的最合适产品,这些从几千米到几百千米的小行星,很容易被破坏,哪怕是一颗威力不错的普通炸弹在上面爆炸,也可能引起整个环节的破坏。
转移这些小行星也是不可能的,他们的速度太慢,目标太大,即使速度上去了,又能转移到哪里呢,整个太阳系都是北河舰队的攻击目标,还不如在这里,起码有深空雄鹰舰队和无数的天基武器保护。
“总指挥,总参谋,敌我双方战舰数量大约是35比1,这场战争可能没有太多的花样可以玩,35比1,我建议这次按多对一分割应对的办法,每35艘深空雄鹰负责一艘北河战舰,将对方拦截在木卫十九的轨道附近。”第一军军长赵保国首先说道。
“我同意赵军长的意见,但我认为应该将拦截地点设置在木卫六轨道。”第三军军长雷震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反对,木卫六距离木星只有一千万公里多一点,如果有北河战舰突破我们的包围圈直奔木卫一,我们根本没有反应时间。”第二军军长汪威虎说道。
木卫六的轨道半径为一千一百多万公里,而木卫十九的轨道半径平均两千三百多万公里,是木卫六的两倍。
北河舰队从木卫六开始,哪怕初速度为零,也只需要最多两个小时就能抵达木卫一的连锁撞击行动进行区域,如果从木卫十九开始的话,留给人类的时间就要多一些。
“田军长,你的意见呢?”任飞宇问道。
田江涛军长和其它军事主官不一样,其它军事主官都是从天军部队经历过摸爬滚打后成长起来的,但田江涛军长不一样,他一开始是个天体物理科学家,差一步就是院士了,当外星危机出现后,田江涛军长投笔从戎,竟然通过了各种测试。
当时的岁月,人类缺的并不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军人,而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为此当时的总司令严大江还亲自找过田江涛,不要因为一时的热血做出错误的选择,田江涛一根筋,做研究的很多都这样,认定了的事情是不撞南墙不死心,一百头牛都拉不转弯。
严大江总司令没有办法,只得任由田江涛,还特意悄悄嘱咐当时田江涛的主官对他严格要求,甚至要加大训练量,希望他知难而退。
让严大江没有料到的是,这个科学家出身的天军战士,其各方面的军事素质都十分优秀,硬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成为了天军的重要支柱之一,对此严大江总司令也不知道是亏还是赚,总之人类从此少了一个颇具天资的科学家,却多了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
第32章 脱离战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