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章 星海蛟龙[2/2页]

星河余辉 星宇科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总指挥放心,我一定能完成生产任务。”拿到图纸的工业部长邓元鸿说道。
      “好,邓部长,别的我也不说了,早一天完成生产任务,我们就可以早一天离开太阳系。”
      “明白。”
      剩下的人口不到140万,但这不是普普通通的140万人,在地球没有消失前,他们中最少就有50万人是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后来大家努力学习,又增加了很多,现在娴熟的技术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了80万,在地球未消失的时候,生产舰船的也只有这么多人。
      如果没有这个底子,邓元鸿部长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完成生产任务,除了这些技术人员,这些年里人们将生产线扩大了两倍多,各种基础元件也是早一步完成制造储备。
      这些技术人员真正直接服务于舰船生产的并不多,现在的生产线智能化程度很高,人类只是辅助,大部分技术人员都在从事与舰船生产相关的生产工作,比如搭建战舰框架的一条生产线只有十几个人,但负责这条生产线框架供应的却有上百人之多,。
      战舰是一个科技集合体,大部分人都在舰船生产线之外的地方忙碌,等这些林林总总的部件生产完后,才会拿到一起进行组装。
      海卫一一下子变得无比热闹,432个穹庐日夜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技术人员身着白色工作服穿梭于各条生产线之间,偶尔还会有一些院士来到这里帮助解决临时出现的难题。
      舰队地球纪元26年,第一批500艘攻击舰在大家日夜不停的忙碌下终于亮相海卫一轨道,这个速度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直接比原计划提高了百分之六七十,照这个速度,10年即可完成攻击舰的生产,居民舰三年左右也可以完成,剩下的改装工程用不了一年时间。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正阳和任飞宇亲自登上了攻击舰进行试飞,新型的攻击舰保留了和深空雄鹰一样的操控界面,只是新舰的ai智能化程度更高,人机交互系统也更加流畅,几乎可以真正做到人舰一体。
      几圈下来,李正阳和任飞宇对新型攻击舰的性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它相比,深空雄鹰逊色了不止一点,不管是机动性,加速能力,抗过载能力,还是操作,智能化,信息处理等等,都有了质的飞跃。
      除了在过载方面无法和北河舰队相比,其它方面都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北河战舰的水平,尤其是从加速环上切割下来的装甲,其防御能力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除非是大当量核弹近距离爆炸,否则一般的武器根本拿它无可奈何。
      这两年姜策院士对这种材料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当这种材料受到攻击的时候,粒子会重新产生电荷,但这种电荷几乎在瞬间又消失,姜策院士认为这种材料能吸收能量转为电荷然后以电场的方式将受到的能量大面积散发出去。
      “总指挥,任总参谋长,怎么样?”见到李正阳和任飞宇从新舰上下来,陆达威上前问道。

第65章 星海蛟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