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8章 分解残骸[2/2页]

星河余辉 星宇科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虽然参杂了少量其它金属元素但仍旧十分纯净,这恰恰是舰队目前最需要的,由此也可以推断这颗行星之前可能有磁场,很有可能就是这个行星系的生命行星。
      其它镶嵌在里面的几块小点的残骸则是来自行星表面,多以岩石土壤为主,虽然也有利用价值,但是远不及那块大残骸的价值高,用来补给民用倒是不错的选择。
      由于这块残骸太大了,不管是深空雄鹰还是星海蛟龙都没有能力完全驱动它,院士们必须想办法改变它的运行轨迹,让它重新回到恒星的控制下,成为围绕恒星运转的一颗特殊星体。
      经历了太阳系的事件后,李正阳深知改变这样一颗星体的轨道是何等的困难,尤其是以人类这样的科技水平就更加不可能,李正阳已经和常宁院士说过,不行就算了,大不了辛苦一些,多收集一些碎片,一样能满足目前的需求,只不过多花些时间罢了。
      可常宁院士不想就这样放弃,眼前的情况,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一切,人类必须尽快完成补给,往河系深处进发,毕竟这里离入侵者的攻击锋面太近了,入侵者随时都有可能光临这里。
      可要如何才能改变这块巨型残骸的运行轨迹呢,常年院士陷入了沉思,作为天体物理学家的常宁院士也显得一筹莫展,地球时代,可以有很多院士,很多智者帮助出谋划策,可现在,只能靠常宁院士自己了。
      突然,一道灵光闪过,常宁院士有了一些想法,既然整块搬运不现实,那就化整为零,以前人类的力量无法驱动谷神星这样的星体,但现在星海蛟龙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只要将这块残骸切割成几十个小块,星海蛟龙就可以搬运动。
      但切割也不容易,这块残骸虽然是个薄块,可最薄的地方也有上百公里,况且这不是岩石土壤结构,而是各种金属的集合体,但这难不倒常宁院士,普通的金属在极限低温环境下会变得像玻璃一样脆。
      只要找到相应的应力点,辅以大当量核弹的冲击,就能将它震碎,也幸好这块残骸不是一个圆球样的结构,不然金属即使脆弱,人类也拿它没办法,那个时候还要应付引力,而现在这个结构,引力的因素就可以忽略了。
      “郭明俊军长。”常宁院士呼叫原第七军军长郭明俊。
      “常宁院士,有什么吩咐?”郭明俊军长很快回复。
      “请在残骸的这些点位布置感应器,另外在这几个方位用激光炮灼烧出几个深坑放置核弹,我需要利用振动波测量这块残骸的内部情况。”
      说完,常宁院士将部署图发送了过去,并且简单的向郭明俊军长讲解了自己的行动意图,郭明俊军长二话没说,立即让舰队开始进行部署。
      几艘战舰移动到其中一个核弹部署点,几十台激光主炮全部开启对准一个位置开始输出,原本黑褐色的残骸瞬间变得通红,还不等这些坚硬的部分变成液体流动,粒子就忍不住高能狙击,直接变成气态蒸发了。

第78章 分解残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