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几份完整的天基基地建造方案就摆在了李正阳面前,陆达威总设计师和邓元鸿部长带着团队不仅设计了天基战舰生产基地,还设计了另外几个种类和用途的基地,这几种生产基地将消耗掉剩下的加速环的一半。
李正阳看到方案后,二话没说就拍板决定执行,只要有了这些基地,以后到任何一个地方立即就能展开工作,同时,民众也可以进入到这些基地中生活,李正阳实在不忍心民众们住在囚笼一样的小格子里。
这些天基基地的改造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改造方案在太阳系的时候不是没想过,但是当时人类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所有的精力都要为逃离做准备,现在没有那么多建造任务,反而可以用这些时间来进行基地建造。
甚至现在都可以不用生产战舰了,等基地建造好了,航行的途中就可以将战舰生产出来,说干就干,李正阳立即让邓元鸿部长着手进行基地的改造任务。
行星残骸附近,一下子出现了大量身着宇航服的工作者,由于改造工程不是流水线作业,这里的每一个部位的建造都需要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们重新制造部件,有些部件舰队中的设备没有现成的设备,大家就亲自动手,用手工一点点打造出来。
穹庐中,冶炼设备早已经安装完毕,一批又一批的金属材料从冶炼炉中被提炼出来送到附近的生产线上进行制造,工程师们已经在加速环上开始忙碌了,现在的加速环虽然被切割成了很多段圆弧,但还是太长了。
根据陆达威总设计师的图纸要求,攻击舰的生产基地高度最高,达到了200米,分成5层,最下面的一层高度就将近百米,这是用于战舰组装的,所以需要的空间最大,其它4层则平均分配了剩下的空间,这几层主要负责生产战舰所需的各种配套设备。
考虑到天基基地将来要在零重力环境下进行生产,这次基地的改造很多地方都进行了特别的设计,甚至很多设备都要进行改进,好在舰队中有两万多名优秀的工程师,在他们日以继夜的努力下,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不可完成的难题。
人们就像筑巢的蚂蚁一样,一点点的将天基基地的内部结构给建造出来,第一个十年过去后,在几十万人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座天基基地终于初见雏形,这座庞大的基地中整合了4条舰队生产线。
5个平方公里的基地面积,4条生产线,一切都进行了高度整合,而且这4条生产线都做了足够的设计冗余,即使将来建造更大的攻击舰也能适应,它的极限是500米长的巨舰,对人类来说,这座基地可以使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了。
第一座基地完成后,第二座基地又马不停蹄的开工了,有了经验,第二座基地的改造时间定为了7年,
第80章 条件改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