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只能切割或者说雕刻,无法弯折,无法焊接,战舰装甲如果是有弧度的,就只能浪费一些材料,战舰装甲还好说,基本上还算平直。
可大型工程机械就不一样了,材料的厚度根本不支持切割,就像一块竹片一样,可以通过削减制作一双筷子,但不能做出一把汤勺是一个道理。
人类自身的材料科技肯定无法在这5万米深的海底工作,巨大的水压瞬间就会将机械压成一块铁饼。
现在最容易得到补充的就只有碳氢氧元素,不过舰队暂时也不急需补充,运输舰和各个基地中还有较多的物资储备,在不航行的时候,足够几百年消耗的。
这两年中收获最大的就要数倪晨光院士了,一艘小型特种飞船在加装了装甲并且增加了螺旋桨后就成为了灵活的深水潜艇,一开始倪晨光院士还有些胆怯,面对深水,人类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倪晨光院士开始驾驶飞船到处考察了。
稀奇古怪的外星物种可让倪晨光院士大饱眼福,通过观察这些外星生命的行为动作,生存习惯等等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它们。
这天,倪晨光院士从睡梦中醒来,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深水考察工作,这次出来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小飞船距离主舰队已经有一万多公里,突然,声呐探测到前方有一个巨大的物体,这引起了倪晨光院士的注意,立即驾驶飞船游了过去。
这是一个椭圆形但是又有点扁平的东西,它的长度有四五十米,宽度也有三十多米,厚度则只有十几米,探测器显示,这是一个生物结构的物体。
倪晨光院士觉得很奇怪,这颗水行星的物种虽然丰富,不仅有动物,也有植物,但是都是小形体的,倪晨光在水中考察两年多,遇到的最大的一个水生生命也只有两米左右,还是一个长条扁平形生命。
更让倪晨光院士感到奇怪的是现在的位置水深4万米,水压已经达到了几亿帕,这个椭圆大饼却好像并没有受到水压的影响,轻飘飘的悬浮在水中。
“奇怪,不像个空壳子啊。”倪晨光院士自言自语道。
空壳子由于受压相对比较平衡,里面外面都是水,所以才有可能出现不会变形的情况,倪晨光院士决定对这个东西进行进一步的探测。
结果很快出来了,这并不是一个空壳子,它更像是某种植物的种子,但是里面的金属元素含量却十分高,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二十,而且还有不少放射性重金属元素,似乎这层表皮有着很好的屏蔽效果,盖革计数器在外面没有任何反应。
进一步探测出来的结果让倪晨光院士更加疑惑了,眼前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如果是植物的种子,那这个植物该有多大?这似乎不可能,如果不是植物的种子,那它又会是什么?
谨慎起见,倪晨光院士并没有直接触碰这个东西,而是记录下这个东西的坐标,然后开始在周围寻找线索。
第92章 自讨苦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