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4章 浩大工程[1/2页]

星河余辉 星宇科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舰队地球纪元225年,这是李正阳定下的30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经过30年的努力,舰队地球终于慢慢走上正轨,各种人类社会的体系基本建设起来,人口数量也增加到了150万,现在才终于勉强称得上一个健全的舰队社会。
      经过严格的考核评选,院士队伍扩展到883人,这个结果是李正阳和方启明院士一开始都没有料到的,但现在有这个结果大家也并不奇怪,这些年为了教育,舰队可是耗费了不小的精力。
      但更重要的是娃娃们懂事,争气,以前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在是舰队的孩子早懂事,他们知道如果自己不努力,舰队就没有将来,学习的热潮一波高过一波,有些大人也不由得重新加入到了学习的热潮中。
      在太阳系的时候,李正阳不是没有要求过大人们学习,但收效甚微,这一次的效果就要好得多了,新增加的700多名院士中,有近百名是丢弃了课本又重新捡起来学习的大人,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强大的毅力是无法做到的。
      除了这883名正式院士,还有3000多名备选院士,他们或许年纪还小一点,或许在考核中有所失误等待下一次机会,总之,这一批备选人员也是非常优秀的,他们也将加入到科研队伍中,一边实践一边提升自己。
      院士数量的增加不仅是科研队伍庞大了,更加重要的是原本很多学科的人才是为零的,不仅是社会学,心理学这种非科技学科,就连工程门类下的很多学科都没有院士担当,现在绝大部分门类多多少少都还是有一些院士或者备选院士了。
      有了这些人才,人类将来制造的战舰不仅防御更高,速度更快,攻击力更强,还能打得更准,打得更远,舒适性更高,机动性更强……
      战舰几乎集成了一个文明的大部分学科门类知识,只有所有学科门类的科技水平都提升了,战舰的战斗力才会提升,否则仅仅只是几个主要学科的提升,战舰就像一个跛脚短手的剑客,无法将攻击力发挥到最大。
      这30年中,舰队还有一个重要的提升,那就是解析了缴获的两个文明的科技树,虽然解析的部分还不到一半,但人类的科技提升依旧是巨大的。
      材料科技方面,人类有加速环材料,但加速环材料不可能一直用下去,随着人类舰队规模的扩张,这些加速环材料肯定是不够用的,融合科技后,姜策院士制造出了一种新的材料,这种材料依旧是合金材料,但是防御能力提升了很多,质量却反而减少了。
      武器方面,钟书立院士直接复制并改进了小花文明的电弧攻击,将这种攻击融合到了穿甲弹中,让穿甲弹可以进行二次伤害,第一次击穿敌方装甲,第二次使用高压电弧从内部覆盖,战舰的内部多数都是脆弱的,肯定无法抵挡这种高压电弧。
      如果战舰构造不够完善,存在薄弱的位置,这种高压电弧甚至可以直接烧穿直达内部,但这必然带来穿甲弹体积的增加,舰队现在的条件无法大规模制造,因此仅仅将每艘星海蛟龙的外挂穿甲弹

第94章 浩大工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