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辐射的干扰。
而人类的这一切活动,都没有逃过星夜文明的眼睛,自从这段时间观测到人类生物的情况后,星夜文明首脑的信心一下子暴涨,以人类这不到两米的个头,根本不是他们近乎3米的身高的对手,况且人类这种生物不管是力量,速度,都表现出了和他们完全不在一个级别的样子。
现在他们唯一没有弄明白的就是人类到底有多少人,以及人类是否配备单兵武器,因为现在忙碌的都是工程技术人员,而且是负责基地建设的少部分人,更多的人类都在天基基地中,一直没有出来。
而进出天基基地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不用看也知道,这种基地的进出口一定是多重厚重的气闸门,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这些气闸门立马就会关闭,只要气闸门关闭,不管他们杀死了多少在外面的人类,都可以宣告行动失败。
除了天基基地,最重要的就是人类的舰队了,星夜文明首脑之所以选择蛰伏待机,就是因为找不到突破人类战舰的方法,看着这些庞大的舰群停靠在行星上,星夜文明首脑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可人类的战舰即使停靠在行星上也时刻保持着作战状态,随时可以腾空作战,另外人类一套严格的管理流程,何时登舰,何时换岗都是无规律的,并且星夜文明首脑发现登舰的人类战士是配备单兵作战武器的。
这让星夜文明首脑感到有些棘手,短时间内肯定没有下手的机会了,星夜文明首脑只能让族人继续蛰伏,等待唤醒,星夜文明生物的蛰伏类似于人类的深度睡眠,不同的是他们不需要任何外界设备就可以进入蛰伏状态。
天基基地中,以于科院士为首,上百名院士和几十名资深工程师此刻正在进行最后的演算和讨论,这些院士不仅仅是空间物理学科的,绝大部分都来自其它学科,大型粒子加速器虽然最终是为空间物理服务,可建造工程却和空间物理没有太多关系。
这些人的任务是对粒子加速器最后的方案进行核定,这可能是有史以来人类进行的最浩大的工程了,粒子加速器的长度为18万公里,直径十米,每隔10公里就有一座核反应设施供能,共计需要1.8万座核反应堆,整个粒子加速器将采用环形设计,以便粒子能获得长时间的能量供给。
这个长度足够绕地球四五圈了,仅生产加速器的材料就需要数千亿吨,预计需要采矿基地近百座,可以肯定的是生产完这个加速器,这颗行星的表面一定千疮百孔,当然,这点质量损失对行星来说依旧算不得九牛一毛。
加速器已经不适合在这颗行星上安装了,它将成为这颗行星的一条特别的项链,预计整个工程将耗时200年,也就是说,每天需要建造3公里左右的加速器管道,这种工程全靠人力肯定是行不通的。
工程师们设计了更多的自动化设备融合到生产线,并且优化了粒子加速器的各种机械结构,尽量让绝大部分部件的生产都实现全自动化,自动化属于技术革新,与科学理论的进步关系不大,早在航行的时候,工程师就着手开始进行加速器生产的自动化设计了。
第101章 质量空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