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条生产线上,于科院士和贺晶院士也在其中忙碌,这条生产线是优先建设完工的,之后两人在这条生产线上一直忙碌,已经有上百年的时间了。
很少有人知道两位院士在做什么,大家只见到两位院士不断的将一些仪器安置在新舰的各个位置,一次安放后似乎又不对,第二天重新换地方,如此数万个日日夜夜,数万次的不断调整,换作一般人早已崩溃,可大家见到的却是每天都热情饱满的两个身影。
舰队地球纪元1887年,第一批一百艘新式战舰终于生产出来,这一百个庞然大物停靠在太行星轨道,遮云蔽日,气势如虹。
工程师们在舰内舰外做最后的测试和检测,尽管这个工作已经重复好多次了,但大家还是一丝不苟的核对着每一个数据,检查每一个地方,一遍一遍的重复着,没有一个人因此而有所松懈。
李正阳和任飞宇等人在一旁的指挥舰对新舰的首航工作进行着各种准备,新式战舰被命名为深空利剑,意味着人类将如利剑一般,剑锋所指,无往不前。
人们也纷纷从地下城中走出,一起见证人类舰队又一阶段性的进步,对于这些战舰,人们付出的心血不可谓不多,这些战舰不仅仅代表着舰队的实力,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自信的彰显。
“报告总指挥,一切准备就绪,请求航行!”
“出发!”
“是,出发!”
随着指令下达,一百艘深空利剑同时启动曲率引擎,远处的恒星变成了水中月亮一般,跌宕起伏,随即,舰群瞬间消失在所有人的眼前,5分钟后,舰队抵达距离太行星250个天文单位的第一测量点。
紧接着,舰群又顺利的抵达第二第三第四测量点,速度略高于40倍光速,随后,深空利剑号进行了各种战术机动和实弹攻击演练,几天的试航结束,所有的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预期,深空利剑顺利通过测试。
“总指挥,怎么样?”邓元鸿部长笑着问道。
“好,非常好,邓部长,接下来要辛苦你了。”
“哈哈,总指挥,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大家都一样,一百年,一百年后,我给你一支强大的舰队!我知道你一直惦记着浩天文明的事情,更加惦记着地球的信息。”
“是啊,希望此行会有所收获吧,走,邓部长,各位军长,我们去第二恒星区,我想你们一定很想知道于科院士和贺晶院士在忙什么吧。”
“确实,总指挥,这些年几位院士没有老老实实待在实验室,反而整天在生产线忙活,实属怪异。”
“哈哈,那一起走吧,到了地方你们就知道了。”
距离太行星20光年的另外一颗恒星,这也是最近的一颗恒星,这颗恒星拥有一颗和木星质量相当的巨型气态行星,于科院士和贺晶院士两年前便带领着20艘深空利剑号战舰秘密来到了这里。
原子叠加科技
第176章 深空利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