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和装备通讯设备的时间,舰队也做好了其它的准备和计划,工业基地暂定再增加20个,先以太行星为中心就近分裂,一方面需要主基地提供相关的设备,让这些分基地有自我衍生能力,另外一方面需要等待任飞宇的情报,要选择离入侵者舰队最近又要确保安全的地方。
太行星也需要转移,常宁院士正在根据以往的侦察结果选定合适的星系,同时还需要派遣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主要前提依旧是尽量避开形体密集区,常宁院士大致选定了一个方向,即沿着猎户臂和英仙臂的相对空旷区域,朝蟹状星云方向前进,从这里抵达银河系边缘区域。
这里距离第一联军基地和第四联军基地都非常遥远,安全性相对比较高,只是这依旧是个漫长的路程,以舰队50倍光速的航行速度,需要好几百年才能抵达,不过没关系,李正阳和任飞宇的行动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结束的,过程同样无比费时。
所有文明进入星际空间后,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便是适应时间,一个任务,一项工程,一次旅途,耗时数百上千年再平常不过,对于一些老牌星际文明来说,千年的时光不过白驹过隙,转眼即过。
舰队地球3387年,任飞宇率领舰队抵达了联军的一处秘密中转站,由于所有5级文明的航速都被限制在了50倍光速,为了更快的让调遣舰队,联军便耗费大量精力建造了这种中转站。
中转站用数百颗恒星的能量为舰队提供快速机动的动力,搭配各种仪器设备将空间形变压缩到极致,然后像弹弓一样将舰队以超高速弹射出去,形变的空间提供推力,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舰队跨越上千光年的距离。
由于中转站的建造耗时费力,且目标庞大,容易被入侵者发现并摧毁,所以中转站的数量并不多。
除了利用中转站来调遣舰队,银河系中为数不多且不稳定的空间暗流也被利用起来,但空间暗流的存在无法准确预测,任飞宇这一次就被耽误了。
原本是计划航行两千光年抵达一处空间暗流,利用空间暗流将舰队带到距离入侵者重兵集团附近空域的,结果等任飞宇赶到的时候,空间暗流早已经消失了,任飞宇不得不转向前往最近的中转站。
这一来一回,足足耗费了近150年,若是早知道空间暗流不存在,直接航行过去也差不多到了。
好在人类的舰队并不多,任飞宇这次只带走了10万艘苍穹之舟号战舰,中转站一次性便完成了中转传送,接下来再航行20年左右,就可以接近入侵者的重兵集团边缘了。
刚刚从第二个中转站出来,任飞宇便接到了一组联军信号,告知现在人类已是联军成员,有权限共享所有侦察仪器,如果人类还需要自己投放侦察设备,也希望人类开放这些侦察设备的权限,让联军所有舰队共享。
另外,信息切入了一套军功系统,现阶段人类的军功为零,其它的事情任飞宇倒是知道,比如中转站,暗流,侦察设备之类的,皇翎的提
第214章 分头行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