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九十岁左右的高龄。可说话清楚,逻辑清晰,这样的老人的确少见。
我没有打岔,等着赵奶奶继续往下说。
“我娘给我说过,赵老爷虽然家财万贯,可赵家人丁单薄,膝下只有赵玉儿这一个女儿,连传宗接代的机会也没有。私底下就有人说,是这赵老爷缺德事做的太多了。”
“赵老爷年轻时是米店的伙计,他这人脑袋瓜聪明,为人也机灵。后来娶了米店掌柜的女儿,接手了米店的生意。周边的人对赵老爷的评价都不好,说他是昧着良心做生意,在糯米里掺和发霉的碎米,把空壳的谷子低价卖给附近的村民。”
“不仅如此,赵老爷还和当地的县太爷勾结。县太爷用赈灾款在赵老爷手上高价购买发霉的大米,然后又低价卖给村民。两人狼狈为奸,不知道赚了多少黑心钱。但这都不算过分,还有更过分的事情。”
赵奶奶说到此处有些口干,端起桌上的杯子,用手挡着嘴,侧身喝光了杯子里的水。
不得不说,赵奶奶举止优雅得体,想必小时候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接着,赵奶奶又继续往下说。
“有一年,方圆三十里的村庄闹旱灾,天干地旱,庄稼颗粒无收,可把附近的村民害惨了。赵老爷便开始大量囤积粮食,准备高价卖给村民,想吃人血馒头。正巧当时有一个云游的老道士路过,老道士见村民苦不堪言,于心不忍,于是便要做法求雨。”
“这事儿被赵老爷知道后,当下派人去把老道士请到家中。那老道士是个高人,知道赵老爷不怀好意。可没有拒绝,大大方方登门。赵老爷命人做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还拿出好酒款待老道士。”
“老道士喜欢喝酒,平日里也过的清贫,哪里吃过桌上的山珍海味,也没客气,一顿胡吃海喝。赵老爷见老道士吃饱喝足后,开始打起了他的如意算盘,说他会给老道士一笔钱,还会给他粮食。但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老道士不能开坛做法求雨。”
“老道士当时没答应也没拒绝,赵老爷以为老道士心动了。又开出了一个条件,让老道士帮他开坛做法,请来旱魃继续闹旱灾。如此一来,村民庄稼颗粒无收,他便会再度太高大米的价格。作为报酬,赵老爷答应给他一百斤粮食。”
“老道士考虑了片刻,答应了赵老爷。但他说一百斤粮食不够,要两千斤粮食。赵老爷虽然心疼,可想着只要继续干旱,那他就能赚个盆满钵满,倒也没有过多犹豫,答应了老道士。”
“老道士并不着急开坛做法,而是让赵老爷把两千斤粮食送到罗汉村的水库,要三日后才开坛做法。等赵老爷派人把粮食送去后,老道士让当地的村民悄悄把粮食分了,暂时缓解了村民的饥荒问题。”
“三日后,老道士去了赵府,摆好法坛后,老道士连夜开始作法。一整宿的时间,老道士都在作法。就在天亮之时,天上乌云滚滚,雷声不断。不多时,天空竟然下起了瓢盆大雨。”
“赵老爷恍然大悟,知道被老道士骗了,一怒之下,便命令下人打断老道士的双腿。可他们哪里是老道士的对手,老道士也没有伤人,一步跳上围墙,厉声呵斥赵老爷。说他心术不正,心肠歹毒。还说他报应已经上门,注定无后,就连最后一个女儿也留不住。”
“老道士说完后,一步跳下了围墙,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又一个三日过后,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一道天火忽然降下,正好砸在了赵老爷的粮仓,把粮仓囤积的粮食烧的精光。后来人们在粮仓附近找到了老道士,只见老道士坐在法坛前,七窍流血,早已经断了气……”
第468章:人血馒头[2/2页]